《道德经》“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如何理解?乐得有何深意?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还归《德道经》便是虚伪支撑的牌坊倒塌之时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陈道 朋友来访,茶叙闲聊,说起他不久前去湖南省博物馆的游览见闻,对出土自马王堆的甲乙两卷<老子>帛书颇为感 ...
-
夜读道德经(连载07):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由于"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吸引力法则,感召而来. 吸引力的原理,其实就是种子原理. 比如,一粒苹果的种子能把整个 ...
-
道德经:得之不喜,失亦不忧,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经:得之不喜,失亦不忧,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发展是道之运动的内在运动,坚守柔弱是道的 ...
-
道家李耳的道德经最厉害的八种思维理解透了...
道家李耳的道德经 最厉害的八种思维 理解透了万事皆顺 以数为本了解自己 以易为根认识自己 以算为用超越自己 1⃣ 乾坤对立统一思维 高下美丑前后祸福 这些都是相辅相成 阴阳互补对立统一 甚至在某种条件 ...
-
写点牛叉的东西,读懂《道德经》的法门,在于如何理解第一句
写这个题目,自然就要写一些对得起这个题目的东西. <道德经>开篇两句话,所有人几乎都会背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就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却困扰了90%的学 ...
-
富春三小邵晨昱《得亦失 失亦得》
富春少年文学院创意写作班优秀作文系列 得亦失 失亦得 富春三小 六(3)班 邵晨昱 舍得,必是有舍有得,亦是一者不可只得. 常有老者言:"吃亏是福."也曾有寓言道:&qu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八章 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八,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原文理解: 善中之最善就应该象水一 ...
-
道德经74章译文/原文:如何理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四章 司命在天章 ...
-
流光寂寂,岁月慈悲,愿你所得皆所期,所失亦无碍
流光容易把人抛,流年转角处浅薄的风,带走了秋叶的静美,吹开了冬的帘幕. 岁月寂静如初,我们都是时光的旅人,在光阴里轮回,从花事荼蘼,莺飞燕舞,到竹风清露,碧荷生香: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到白雪红梅,疏 ...
-
《道德经》中的“道”该怎么理解?结合佛理解说,让人拍案叫绝
<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德经>开篇十二字断句可以说是让后世争论不休了两千多年,一直也没有争出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