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期】音频学《论语》何为“犯而不校”
相关推荐
-
子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在学习<论语>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孔子很多学生在评价子张时,都异口同声地说子张难为仁.如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篇第十九 ...
-
论语日课192: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8.5)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顾随先生认为,这是曾子讲为人 ...
-
“不知道”时,才有可能“知道” | 论语浅说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表达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即使我们有某方面的能力,依然愿意请教不太精于此道的人.比如工作时遇 ...
-
论语:以能问于不能(8-5)
颜回少孔子三十岁,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颜回早于孔子先卒,而曾子长寿.曾子以回忆的方式称赞颜回的德行,也表现出曾子的自谦.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 ...
-
#每日学论语#8.5【2017-1-12】
#每日学论语#8.5[2017-1-12]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jiào),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quo ...
-
小孟学论语*《论语》辨惑—从“犯而为校”到“犯而不校” 看《论语》历史版本的变迁
小孟学论语*<论语>辨惑-从"犯而为校"到"犯而不校" 看<论语>历史版本的变迁 近日在网络上看到,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书& ...
-
[第121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章》孔子说子桑伯子“可也简”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章>孔子说子桑伯子"可也简"是何意?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 ...
-
【第186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章》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泰伯?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章>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泰伯?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周朝始祖古公亶(音dǎn)父的长子. ...
-
【第28期】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12章》何为“君子不器”?
音频学<论语·为政篇第12章>何为"君子不器"? 2·12 子曰:"君子不器." "器",指器具.各种器具都有专门的用途. 孔 ...
-
【第388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8章》何为“有教无类”?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8章>何为"有教无类"? 15·38 子曰:"有教无类." 这里的"类"字,指类别.无类,就是不区分 ...
-
【第387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7章》何为“敬其事而后其食”?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37章>何为"敬其事而后其食"? 15·37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所谓"后其食",就是把 ...
-
【第373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23章》何为“恕”道?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23章>何为"恕"道? 15·2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第336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1章》何为“患其不能”?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1章>何为"患其不能"? 14·3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患"字,指担心. 孔子 ...
-
【第33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5章》何为“为己之学”,何为“为人之学”?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5章>何为"为己之学",何为"为人之学"? 14·25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意思是 ...
-
【第287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何为“必世而后仁”?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何为"必世而后仁"?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者,是指能够安邦治国,实行德政的君主.&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