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徜徉隆中 》

(0)

相关推荐

  • 赵振超 | 襄阳之行

     作者简介 赵振超,男,1974年生,汉族,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平顶山市骨干教师,供职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中心学校,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相继在<香落尘外>.<行参菩提>. ...

  • 襄阳古隆中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王子瑞 摄影) 古隆中景区内的卧龙处.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 ...

  • 诸葛亮躬耕之地古隆中,有一位襄阳王长眠于此

    原创xiaoyao游天下2021-04-25 08:20:22 在襄阳古城西大约十多公里处有一座郁郁青青.山清水秀的隆中山,据说这里就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隐居和躬耕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 ...

  • 诸葛亮青年时隐居之地,襄阳很出名的景点,感受三国文化的好地方

    今天带大家走进襄阳城感受三国文化的好地方,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古隆中是襄阳很出名的景点,这里让人很好 ...

  •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下):游览诸葛亮故居

    襄阳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10月28日中午,我们在预定的餐馆吃过中餐,于下午2点钟来到了古隆中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如父的姐夫》

    如父的姐夫  人海如潮,有你有我,潮来潮去,遇到不容易.正如麦家说的那样:"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着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q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穿越大顶山》

    穿越大顶山 三月七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我们黄石快乐群一行四十七人,开启了大顶山穿越之行.大顶山穿越是武汉市周边最经典的户外线路,也是新驴练手,老驴练蹄的经典线路.因此,这次穿越吸引了许多新驴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那些年,那些珍贵的书》

    那些年,那些珍贵的书   在我的心底珍藏着三本珍贵的书<写作辞林><中国文学史><青年知识手册>,它们在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第一本珍贵的书<写作辞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我的那些文朋诗友们》

    我的那些文朋诗友们   两年前,我成了一名"乐退族",结束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写作,因此结识了许多文朋诗友.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外公,我想抓住您的手》

    外公,我想抓住您的手  少年时的点点滴滴是我永恒的回忆:春去秋来,日月星辰,目睹了一位老人领着他的外孙们走过了十三载,魁伟的身躯为他的外孙们遮风挡雨.余家湾那条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记载着外孙们的成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年味尽在油锅中》

    年味尽在油锅中 在我的家乡张家湖,有"无油炸,不过年,年味尽在油锅中"的俗语.   乡里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仪式感,特别是过年,完全是按照"老祖宗"的那套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挖藕》

    挖藕  那时候,生产队里有三处藕塘.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一处藕塘,两处藕田.   那处藕塘位于黄石工业学校(黄石理工大学的前身)大门口的马路内侧,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藕塘里,水较深,生长的都是开粉红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我的家乡张家湖(又名磁湖),她不仅是鄂东南有名的蔬菜之乡,而且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年味与家乡的风光,一样美不胜收,一样令人怦然心动,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过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干塘》

    干塘  "干塘"是俗语,又叫"干鱼塘",它是我们长江以南一带乡下的说法,就是把鱼塘的水放干后将鱼捕起来.   那时候,生产队里有两口大鱼塘,并排着,一边临着湖,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我的大姐》

    我的大姐   我从未想过死亡会与我如此的接近,我从未想过生命竟如此的脆弱,我从未想过我大姐突然的离世我竟是如此的无力.   我原以为来日是方长的:我原以为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时间与我大姐闲话家常:我原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