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 屈育德​:牛郎、织女与七夕乞巧

(0)

相关推荐

  • 七夕的由来及十首跟七夕有关的诗词

    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现在人们也习惯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双七节等等.从这些名字上就能看出,这其实是一个女人过的节日 ...

  • 陈 宁丨千古七夕不了情

    山坡上的苹果羞红了圆圆的脸庞,田野中谷子谦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颅,玉米急不可待地突破层层外衣的束缚,露出排排黄灿灿的牙齿,张着口,似乎在呼唤着农人快来收割.白天依然酷热,但夜晚已有了凉意,阵阵微风送来了 ...

  • 是我们过错节了,还是另有隐情,七夕是怎样变成情人节的?

    眨眼间又到了七夕节,双星渡河之喜. 现代人有一个特殊技能,能把任何节日都当做情人节来过,唯一幸免的恐怕只有七月十五的鬼节了,但我觉得鬼节变成情人节也指日可待,毕竟情人之间说的话,鬼才相信. 今天七夕我 ...

  • 【行走在乾县】乞巧节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 ...

  • 【乡土文学】包育德||天净沙˙校园春晨

    天净沙˙校园春晨 文/包育德 天净沙˙校园春晨 繁花枝头已闹, 蜜蜂花间戏笑. 杨柳空中袅袅. 黄莺别吵, 儿郎正背春晓. 包育德,男,出生于武山县鸳鸯镇盘古村,自小酷爱文学,他深信"文以明 ...

  • 文史知识 | 郭英德​: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读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随感

            人们通常认为,唐代散文家柳宗元(773-819)的"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经典作品.所谓"游记",顾名思义,当因"游"而为& ...

  • 育人先育德

    今天听说了一件事情让我对育人先育德深有感触.某学校的一名初中学生杀母藏尸案震惊世人,也刷新了我的三观.别说是生养自己的母亲,就算是陌生的一个人,哪能下得去手呢?哪怕是一个养了多年的宠物,我们还有感情呢 ...

  • 【乡土文学】包育德||从诸葛亮的笑中见其睿智

    从诸葛亮的笑中见其睿智 文/包育德 诸葛亮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化身.人们对诸葛亮的认识,多来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今 ...

  • 忍能养福,善能育德;勤能生财,宽能聚气

    忍能养福 人活着,不过一口气.谁都有不顺心,谁都会不顺利.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有大气者必有大忍.忍不是逃避,而是能量的一种积蓄,等到一定的时机选择爆发. 善能育德 这世界上有两件事是 ...

  • 观点|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铸就教师高尚人格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关于中职德育走出困境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教育▪职成教>2015年第11期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

  • 【乡土文学】包育德||永遇乐·鸳鸯小聚

    永遇乐·鸳鸯小聚 庚子腊月十八,张君自平凉来,小聚于鸳鸯黄君家.小酌浅饮,相忆儿时,不觉月明如昼.填此阙以记. 两罐清茶, 一壶佳酿, 意深情笃. 相忆儿时, 家珍如数, 眉飞色又舞. 大沟坪上, 榜 ...

  • 【乡土文学】包育德||一件妙不可言的美事——汉字综合性学习趣谈

    一件妙不可言的美事 --汉字综合性学习趣谈 文/包育德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文字.汉字在记录语言.表情达意.启智.逸兴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学习汉字,遨游汉字王国,的确是 ...

  • 文辞优美、养性育德之名籍《菜根谭》原文译文

    文辞优美.养性育德之名籍<菜根谭>原文译文(一) 文辞优美.养性育德之名籍<菜根谭>原文译文(二) 文辞优美.养性育德之名籍<菜根谭>原文译文(三) 文辞优美.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