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复与论曲直(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之十六)
相关推荐
-
《唐玄宗时的那些事》之八:杨国忠扰乱朝政
当初,突厥酋长阿布思来降,皇上厚礼相待,赐名李献忠,累迁到朔方节度副使,赐爵奉信王.献忠有才能,有谋略,不甘为祿山之下.祿山恨他,上奏请求派他和自己一起攻击契丹.献忠怕被祿山谋害,不愿同他去,沒被批准 ...
-
杨贵妃复原图曝光:撞脸一知名女星,难怪唐玄宗为了她放弃江山
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一起,在"清君侧"的旗帜下揭竿而起,一路向西,连连告捷,最终连长安也落入了安禄山的手中,史称"安史之乱". 虽然安史之乱最终得 ...
-
上达奚舍人 孟郊
上达奚舍人全文(原文):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上达奚舍人全文翻译 ...
-
玄宗阅兵(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六)
这年冬十月己亥(初九),唐玄宗巡幸新丰.癸卯(十三日),唐玄宗和文武官员在骊山脚下讲习武事,总共调集了二十多万兵士,旌旗连绵五十余里. 由于军容不整的缘故,唐玄宗让兵部尚书郭元振跪在军中的大旗之下,准 ...
-
蒋俨谏田游岩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六)
唐高宗征召隐士田游岩担任太子洗马,在东宫负责对太子规劝教诲.然而,田游岩却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任用.右卫副率蒋俨为此写信责备田游岩道:"您凭借隐士巢父.许由那样高的节操,傲视唐尧.虞舜那样的圣 ...
-
薛仁贵征吐蕃(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六)
郭待封原先和薛仁贵官位并列,但在后来征讨吐蕃时却成为薛仁贵的下属.郭待封觉得很没面子,就时常违逆薛仁贵的命令. 大军进至大非川,准备向乌海进发时,薛仁贵说:"乌海险要而且路远,行军很困难,若 ...
-
安金藏剖腹证清白(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七)
宫中有一个守门的官婢名叫团儿,她受武皇宠信,又对皇嗣心怀不满.于是她诬陷皇嗣李旦之妃刘氏.德妃窦氏,说她们用邪术诅咒武皇.这年正月癸巳(初二),皇嗣妃和德妃在嘉豫殿朝见武皇,朝见完后同时被杀,尸身被埋 ...
-
睿宗复立(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二)
景云元年六月癸卯(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达了少帝的旨意,要将皇位禅让给相王李旦,李旦坚辞不受. 政变主谋之一的刘幽求对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说:"相王在以前就曾当过皇帝,他接替帝位是万民所向 ...
-
吾得汝,复何忧(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之十)
安禄山亲自率领范阳.河东.平卢三镇兵六万人讨伐契丹,以二千奚族骑兵作为向导.大军离平卢一千余里,到了土护真水时,天降大雨.安禄山率兵昼夜兼程一路急行军三百余里,来到了契丹大本营.契丹见唐军雨中突现,十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张昌宗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共同审理.在此案还在审理的过程中,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 ...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