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51条
相关推荐
-
承气汤类方服药禁忌腹微满,大便初头硬,后...
承气汤类方服药禁忌 腹微满,大便初头硬,后必溏者:大便干兼有恶寒无汗之表证者:三阴里虚寒证者:肠胃无热结者:胃满痛而喜温喜按者:脉虚弱.微细或脉沉迟无力者:年老体虚.慢性病.阳气亏虚等见大便燥结者. ...
-
医圣“张仲景”通便最为峻猛的方剂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治疗疾病,其中在里的阳证.实证,称之为"阳明病",具体描述为 180条.阳明之为 ...
-
《伤寒论》113方——大承气汤提纲总解(一)
第五十九方--大承气汤 阳明二十一1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 ...
-
伤寒论第二百五十条小承气汤发烧烦躁大便难
小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二十五十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小承气汤的组成是:"生枳实 6.厚朴 4.5.熟军 ...
-
伤寒论第123条心悟
伤寒论第12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
-
十五章承气汤七方整理
承气汤七方整理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 厚朴七物汤 上述七方为仲景腑证之方,在临床上要辨清辨明再用方. 经典要通,六经辨证要明,这为大道也.大道牢记,见病知源,对证下 ...
-
伤寒论学习:251条-254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06月12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肖春宏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 ...
-
伤寒论.第273条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见<论>.第273条). 作者:蒋远东 伤寒本自寒下是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太阴伤寒引起下利,当与四逆辈温之 ...
-
伤寒论.第91条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见<论>.第91条). 作者:蒋远东 申明:本序号是第91条,赵版把本条文 ...
-
伤寒论.第364条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论>.第364条). 作者:蒋远东 饮食入口通过咀嚼从咽管直达胃部,在胃热的作用下得以碾磨,碾磨后的食物仍然储存在胃里的.如果胃热不足,储存在胃里的食物就 ...
-
伤寒论.第372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论>.第372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文是对第91条和364条的一个概况和总结. 第91条讲:伤寒,医下之,续 ...
-
伤寒论.第185条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见<论>.第185条) 作者:蒋远东 风寒袭表,先伤荣卫,风伤卫自汗出,桂枝汤证:寒伤荣不汗出,麻黄汤证,寒伤荣卫也不汗出,大青龙汤证. ...
-
伤寒论.第190条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见<论>.第190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经是六经的叫法,在十二经络中阳明经又分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足阳明 ...
-
伤寒论.第182条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见<论>.第182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证有内外之分,阳明外证就是阳明病在身体外面的表现.阳明外证的另一个叫法是转属阳明,因为太 ...
-
伤寒论.第183条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见<论>.第183条) 作者:蒋远东 病有得之一日者是太阳病,<太阳篇>第四条讲: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