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故事】王照‖一次温馨的就诊
作作 ozzzuow
者
简
介

王照,巴彦淖尔作家协会会员,临河人,网名“昨日少爷”,一个行走在轮椅上的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故事会》《巴彦淖尔报》《都市生活》等报刊杂志。
身边故事

一次温馨的就诊
王 照
第一次看到利民眼科医院(新院)的“义诊通知”,是在小区的门口,那是一个上午,早上九点左右,我推着轮椅出去,义诊的通知就贴在出口处,因为停下看义诊通知,防碍了别人的出进还遭了白眼!
事情原本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义诊通知也没放在心上,许是渊源未了,第二天在小区一便利店门前又看到了义诊通知,详细看过,方知义诊是在社区活动室举行,再看议诊的时间己经过了,就更没放在心上。
2021年10月20日上午,在去药店的路上,碰到有人在问路,是个大娘。
她问我:旧电视台在哪儿?
我不由的说了句:去旧电视台干甚?那里早己人去楼空。
她说:她老头在哪里做白内障手术,她要去看。

大娘的话,又一次让我想到了义诊通知,原来临河“利民眼科医院”新院,搬迁到了原巴彦淖尔电视台大院,给大娘指了路后,想到和药店约的时间还早,于是随后我也去了“利民眼科医院”(新院),询问了有关义诊的情况,问诊台的医务人员告诉我,有义诊单可以享受相关的减免优惠,问清楚后我离开了医院,但义诊通知和看眼科医生的事却一直在心头萦绕 。
我是个因病致残的“残疾人”,一身的病痛,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因身体的原因,于是有大把的时间致力于手机和电视,时间长了总感到眼睛干涩,发痒,还红肿,流泪…看到有许多网络宣传的什么防蓝光,缓解视疲劳等眼镜的广告,不由的心动,还有关于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报道,看的更是让人心惊又胆跳,己经不会走了,再要是瞎了,还有甚活头!
又听说眼底检查可及早发现早期微血管瘤和点片状出血等早期视网膜病变,采取激光治疗等措施延缓病变进展,于是看眼睛的想法越法强烈。
2021年10月21日,上午再一次去小区便利店看了义诊通知,记了联系电话,试着拨了过去,医生在电话里告诉我,下午两点半去医院找他。
许是心急吧,2点15就去了,沿着设有爱心的残疾人通道,来到整洁明亮的一楼大庭,打电话给医生,医生说:马上就到,让我在大厅等等。我说了我的特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不一会儿医生来了,是个很热情的男医生,这是我们第一次碰面,性急的我没问医生性甚,怎么称呼,只是吧啦吧啦的说自己的情况,男医生听后要了我的身份证,帮我去办理相关事宜,办完又带我到检查室,做相关的检查。这时,来了个姓朱的年轻女医生,接下来的一系列检查,交费,就诊,都是这个年轻的小朱医生推着我跑前跑后,第6诊室的女医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仔细的为我检查,耐心的听我的诉说,详细的解答了我的疑惑,之后又领着我们去配镜,告诉了带镜的须知,和眼镜的合理使用与保护。之后,又去做了眼底检查,检查的结果挺好,而且还给了极大的优惠,并一再嘱咐我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过于疲劳。
通过和小朱医生的对话,我知道了第一时间为我接诊的男医生姓赵,给我看病的女医生姓潘。3点左右,赵医生又要出诊了,临走时叮嘱小朱医生,一定要照顾好我和另外两位高龄患者,从他们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也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写的一首小诗:
人们都叫你们医生
我也叫你们医生
只是在叫出的语气中
多了份亲切
更多了份敬重
是你们
用仁心
用医术
为患者点亮了心灯
接诊 查房
下医嘱
到处是你们忙碌的身影
医办 病房
楼上 楼下
到处是你们辛劳的脚印
“有时 去治愈
常常 去帮助
总是 去安慰”
用一棵医者父母的心
把愁眉舒展
让笑脸重生
就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小朱医生不放心我一个人下台阶,硬是把我送到了医院大门口,还说要帮我叫车,是我再三说不用,她才没叫,最后一再叮嘱我,到家后,一定要给她报个平安。
从医院出来,回味着温馨的就诊时光,就像这秋日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温暖着心身,耳边传来悦耳的喇叭宣传声:“利民眼科医院(新院)正式开业,看眼病请到“利民眼科医院”,“利民眼科医院”,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优秀的团队,竭诚为河套父老乡亲的眼部健康保架护航……”
到家后的我,第一时间报了平安,小朱医生回复说:平安到家就好。
多么温馨的一次就诊,真好!
作品链接

编辑 孙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