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 畲《撒放密诀》释
相关推荐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李亦畬《撒放密诀》集解
李亦畬<撒放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掷人于丈外的真传秘诀 [原文]擎,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松,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 ...
-
李亦畲《太极拳小序》考释
武派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的<太极拳小序>,是太极拳源流的一篇重要文献.然其不同版本的文字有别,学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兹就该文的版本和涉及到的问题试加探讨,以求历史的原貌. 一.版本考证 ...
-
太极拳的撒放密诀:擎字诀
<撒放密诀>是李经纶所写各篇拳著中惟一用四句七言诗歌来诠释他自已心悟所得的"擎.引.松.放"四字秘诀的. 擎.引.松.放: 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 ...
-
太极拳《撒放密诀》有一句话叫“放时腰腿认...
太极拳<撒放密诀>有一句话叫"放时腰腿认端的"."认端的"三字有何深意? 太极拳<撒放密诀>有四句话: 一曰擎,擎开彼身借彼力: 二曰引 ...
-
李亦畲太极拳理论之《太极拳体用歌》
李亦畬是继武式太极拳开创者武禹襄之后,对太极拳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后继者. 李亦畬本人身材短小,身高约一米六左右,并且双目高度近视.身体条件的不足,没能抑制他的进取心.李亦畬为了验证拳技,常招门客至家动 ...
-
【清代李亦畲太极拳论】建议收藏保存
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 ...
-
[转载]武禹襄李亦畲太极拳理论大全
原文地址:武禹襄李亦畲太极拳理论大全 原文作者:太极欧阳 武禹襄论太极拳: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须换得灵, ...
-
李亦畲 | 太极拳习练之五字决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站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吗? 太极拳习练之五字决 太极拳的"五字诀",是指"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也,乃太极拳先辈李亦畲( ...
-
清代李亦畲太极拳论·建议收藏保存
五字诀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