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今又重阳……

今又重阳……

文/ 张少秋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仰望日月交辉,鸿雁排空,心若浮云翻腾,说不上是喜悦还是愁怅?闻雁声阵阵,唯不清头雁响彻长空是号召还是悲鸣?忽有一唢呐金曲名曰“雁落沙滩”振荡脑际,才疏学浅的我理解是老雁在沙滩上行交接班仪式。老雁谆谆教导,心长语重,群雁激奋和鸣,振翅征程。

禽者尚且如此,人者何故不如禽也?此为愁。喜则有二,1989年10月8日(星期日,农历9月9日)我国政府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赋予流传民间2000余年的传统节庆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内涵。还有是在2017年10月27日灵璧县政协组织编撰的《磬乡记忆》书稿审定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一致认为要把重阳节录入“民俗篇”中,很欣慰灵璧县的领导重视文化强县工作,甚为灵璧的民风淳朴感到自豪,此为喜。这天正是重阳前一天,多日阴霾骤停,仿佛正是给我等心灵上一个抒发的机缘。可开印在即,大家手里都有不少追加的创作课题,这种补版创作无疑是和时间赛跑……我是在王伟、张殿凯、晏金福、牛士中、路   、游传化等几位老师充满殷切希望的目光中接受了这篇的创作任务。

晏金福老师面授机宜:“要写出重阳节的来厉?”! 牛士中一语天机:“写出她和灵璧县的关系”?我在这种热烈、互敬、相勉的氛围中有些诚恐,生怕笔轻写不出历史的厚重。按几位的指点我敲下了如下文字。重阳节在灵璧的俚语叫九重节,是百姓一个很重要的节庆。起源春秋战国,至唐定型为民间大节。梁朝即有桓景求仙一说,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历累年,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归,令家人各作绛襄,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法可代。今世人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襄盖始于此。这种说法还演绎成民间传说,桓景求仙得道,用学到的降妖术除掉汝河水怪。唐朝有位少年15岁就离家到长安闯荡江湖,与友人登高饮酒赋诗成就了千古名篇,那就是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毎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王维的绝句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几个关键词语:九月九,佳节,登高,插茱萸。不难印证出重阳已是官民同庆的佳节,踏秋登高已为时尚。王维流露思乡情结的同时也向我们透露朝野普遍过重阳的信息,《易经》把6称为阴,9谓之阳,9月9即为重阳日。茱萸,常绿乔木,又名艾子、越椒,有香气,祛风寒,其花、果、叶可入药。今菜市干货摊常备的烧卤用料,俗名香叶。

灵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节庆是旧历年(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5月初5)、八月十五(中秋节)九重节(重阳节)。不太普遍过的节庆有五月二十八灵城逢会、六六(农历6月6)、七月十五(祭祖)。那年月物资极度馈乏,孩子们都盼望着过节能改善一下生活,一般家庭在旧历年能吃上一顿红烧肉;元宵节可以吃“灯馍”(过年蒸的口往上的馍,按月份共12只,掀锅时看哪个馍窝里有水就测定来年哪月发水。现在看来锅下火的大小、掀锅时机都会影响汽流,而那时只盛行迷信。

孩子们正月十五挑花灯用馍添油加捻以作烛,疯够了就可以烧灯抢馍);清明改善是因为有亲戚上门;五端午吃棕子,烀蒜煮鸡蛋;八月十五能吃上烧小公鸡,啃上块月饼;九重节能吃上栆糕。糕、高同音,这与登高习俗契合,乃取祛邪避灾之意。栆糕制作简便,先用引引头(干曲、酵母)发水和面,醒面后使碱掺上红栆碎屑或埋入整栆,揉面上列子,大火烧15分钟,起锅用刀切块即成。这糕对食材非常讲究,得用麦面或掺大秫面(玉米)的细粮才行,你用白干面,小秫面,豆面,荞麦面,绿豆面一律做不成。那时生活艰辛,吃的都是死面饼充饥,栆糕是当时高档的东西。我们家七张锅(锅的计量单位,根据人口有四张,七张,九张,人数再多点就得分家。十张锅以上都是食堂用品)要做栆糕需要加个锅圈(笼格子,用大秫裤子包麦草线绳沿成圈,高约15公分,上口略小,下口正套锅沿),这样栆糕发的好也不会涨出锅外。栆糕发的好的约有5到8公分厚,切开能见海绵状,掺玉米面的糕色泽金黄,清香扑鼻,吃一口松软甘绵,只惜这味道埋在了记忆深处。不能忘记的母亲切糕是井字型下刀,毎回都是把中间方型的敬给祖父母,而留给我们的总是月牙型的,三角型的边角。

如今的我到了耳顺之年才明白,母亲那是在给我们做尊老敬老的示范!而我却没有做过一回栆糕献给母亲……那是“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后传统节日逐渐被稠密的时代性节庆挤兑,诸如元旦、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十一等等。汹湧的时代潮流荡涤下,谁人敢过清明、七月十五鬼节?九重节也是“靠边站”的节,显得可有可无。我仅从母亲做栆糕这样事寻得一丝与传统的对接联系。重阳和清明对应,一个踏青赏春,一个踏秋晒秋。前不久我参加中国曲协组织的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江西代表队的“晒秋” 赢取阵阵掌声,节目中他们借重阳把青山绿水、五颜六色果蔬搬上LED屏。由此我想到了灵璧的九重晒秋的更为宏大的场景——晒白干子,男女老幼总动员,菜刀、推子、绞子、篾篮柳筐齐上。切的切,撒的撒,立时满地皆象银元洒落。在喜悦中把块茎分解是为了收,把希望撒开晾晒则为获,开张有度,捡拾有序,颇具八卦。这场面始于互助组、公社化,止于改革开放初“不动磙子包到户”年代,恐是再也难能恢复的了。

九九重阳,喻意久久长寿。假如把人生分为四季,秋则是满载喜悦收获丰硕之季,把她化解为一天,重阳则是夕阳最美的时刻。如此诗情画意的“敬老节”在我的笔下却不是那么华彩,灵璧的九重节虽经国家倡导得以焕发,但仍不尽人意。

因为大多青壮打工在外,家中尽是“留守老人”带领“留守儿童”,农忙时他们象候鸟往来匆匆,有甚者连家也不回直接打钱请农机手代劳。盼团圆成翘首以待,相聚陪伴更是奢望,不能不令人顿生酸楚。正恨人轻言微,惭愧之余闻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之声,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正滋润国人心田,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灵璧的“中国好人”“ 安徽好人”“ 宿州好人”“灵璧好人”们正引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这些“好人”现象犹如春化雨,撩开“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绚丽画卷。

本文作者:张少秋,男,汉族,1955年2月12日出生在灵城。

(0)

相关推荐

  • 潮河湾文学社 重阳节专辑(总第三十三期)

    重 九月初九 阳 欢 度 重 阳 收获的季节,我们邂逅了重阳.金菊迎风绽放,我们看着她开出春花的烂漫.我们相约登高远望,寻找一片唯美的净空.我们放飞自己,寻找秋韵,看层林尽染,为生命再添一抹瑰丽.我们 ...

  • 【对联临屏662】题:重阳节(主评:韩东林)

    "空谷诗钟社"第662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 一.总策划 潇湘妃子.竹山布衣 二.评委 终     审:潇湘妃子 终审助理:吴海燕.陈鑫 本期主审:舒采锡 本期主评:韩东林 主评 ...

  • 【全心作对】每周一联:题重阳节(点评:王丽君)

    全心作对之每周一联 收稿:江中月 董振亮 本期评委:杜丙申 图文制作:林看云 ● 扫码入群全心作对 全心作对 每周一联第23期:重阳 总评: "九九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人的传 ...

  • 重阳诗话

    文:初酿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因为在<易经>中,六为阴,九为阳,九九重合,谓之"重阳". 关于重阳节,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说,其中流行最广的是桓景 ...

  •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重阳佳节,您有一份特别的祝福待查收!

    一诗一文 每一天的原创诗歌和梦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过 [重阳节] 九月初九,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为重阳. 洗净绿杯把酒东篱,好友相聚畅享肥蟹,登高怀远心存三愿: 一愿堂上父母,心安体健. 二愿亲朋蜜 ...

  • 重阳 (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q ...

  • 云峰诗友会 | 重阳诗词大会

    你我的舞台,大家的看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管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 ...

  • 10首重阳传世诗词: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刚刚来到长安春风得意的王维 在重阳节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或许在他心里 家人远比功名重要吧? ...

  • 九九重阳节,你都了解多少?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佳节.民间也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或"女儿节".关于"重阳& ...

  • 灵璧随笔:寻找…

    寻  找 文/尚旭霞 和父亲失散快六年了,一直想在哪里能找到父亲,就怕是见一眼也行. 前几天,姐姐去几千里之外的西宁,看望我们的伯父,父亲的胞兄,她拍来视频,第一眼的感觉就能看到父亲的影子,泪珠子立刻 ...

  • 灵璧随笔:那缕药香

    那缕药香   文/甘小冬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小时候,每逢春夏.夏秋交替的时节,我家所在的药材公司大院里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进城卖药材的乡民.有的套着马车.赶着驴车,载着满满一车的板蓝根.益母草或者 ...

  • 灵璧随笔:中年的男人

      小编今日推荐  中年的男人 文/谢亮皆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民国才女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 灵璧随笔:慢慢爱过再凋谢

     慢慢爱过再凋谢 文  / 金陵 我站在那里,没有任何预兆,一道闪电从大脑深处劈过,四周轰然陷落,时间,环境,自我,尽皆丧失,白茫茫的空洞,人似乎在飞离,又似乎急剧坠落,在身体和思维完全断裂之前,我抓 ...

  • 灵璧随笔:上 山

    乡   情 文/菩提婆娑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陪爸妈去山上祭奠爷爷奶奶. 已是夏末,崎岖的山路上毫无章法的生长着一些杂草,其间有零星的格桑花五颜六色的盛开着,倒也相映成趣. 上山的路上,老爸牵着老 ...

  • 【灵璧随笔】期 待

    期         待 shengming,najiushiyimoyanhong 文/梦回前世 自以为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冲动和焦虑是性格中显著的特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没能有所改变.只好安慰自己也许 ...

  • 【灵璧随笔】母亲的布鞋

    母亲的布鞋  muqin de buxie 文/刘辉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母亲已辞世三年了,可她老人家做的千层底布鞋,我总是在想起.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白天忙于田间劳作,夜晚在微弱的油灯下一针 ...

  • 灵璧随笔:嗨,宝贝儿,我想说抱歉

    嗨,宝贝儿,我想说抱歉 文 / 欣 雅 婚姻,曾经对我来说是件糟糕的事情,它的破裂,也使我变的面目全非,如今就算走过了那么多个年头,我还是一样抵触它.对异性缺乏信任感,极度没有安全感,这是一个临近中年 ...

  • 【灵璧随笔】烟 火

    烟   火 文/菩提婆娑 想起你的拥抱,这感觉短暂纪念,在你我之间,有时说变就变就像烟火,下一秒消失不见 --光良<烟火> 拉开窗帘,正午的阳光直射到她的脸上,有些灼烫,可是她却感觉不到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