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略论中国韵文起源
相关推荐
-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起源
-
戴伟华、王小盾:《唐声诗》的理论建构和历史意义
任中敏(1897-1991)名讷,字中敏,又名二北.半塘,"任氏散曲学"和"唐代音乐文艺学"的创始人.散曲研究方面有<词曲通义><散曲丛刊&g ...
-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维导图
先秦文学 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17) 两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卷_看图王.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241)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卷_看图王.png (0 By ...
-
读书:钱穆《中国文学史》短评
1955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开讲<中国文学史>一课时,曾言"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文学史出现",就本书而言,当然也算不上理想的文学史教材,而是一本个人化的教材大 ...
-
《重读中国文学史有感》
<重读中国文学史有感> [王玊] 城门开处尽春花, 远看老翁半口牙. 屈子邀神上大树, 淑女约男去天涯. 仰求辞多喷日月, 避世文少做七侠. 小调暖烘青楼枕, 俚歌微熏红槛娃. 愁为茅屋风 ...
-
钱穆:略论中国教育学1
(一) 教育为文化体系中主要一项目,而中西教育即有其大相异处.西方教育重在传授知识,知识对象重在向外之事物.故必分门别类,互不相通,而又各分割成各阶层.故西方学校必有分科分年制,又分小学中学大学,均限 ...
-
钱穆:略论中国教育学2
(二) 天地生人,大同而小异.异者在其身,同者在其心.异者在其欲,同者在其性.色声嗅味食衣住行在身,为欲.孝悌忠信仁义礼智在心,为性.欲偏对物,性偏对人.大群人生,如一溪之水,顺流而下,其事易.逆流而 ...
-
钱穆:略论中国教育学3
钱穆:略论中国教育学3 (三) 中国人言明体达用,明体近静一边,达用近动一边,但动静一体,体用一源.苟无体,何来用.苟有用,即见体.体属内,乃和合性.用属外,乃分别性.中国人偏重明体,西方人偏重达用. ...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双孔玉斧(长12.5厘米) 四孔玉刀(长23.5厘米) 西朱封202号大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组合玉笄 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出土器物. 朱封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南5公里弥河北岸的高台地上,北面紧靠西朱封村, ...
-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2)
人类相同,故可信.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此犹谓焉知来者之不有如丘其人者出也.扬雄亦言:"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则中国人既信古人,亦信己, ...
-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1)
(一) 哲学一名词,自西方传译而来,中国无之.故余尝谓中国无哲学,但不得谓中国人无思想.西方哲学思想重在探讨真理,亦不得谓中国人不重真理.尤其如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近代国人率以哲学称之,亦不当厚非.惟 ...
-
钱穆:略论中国音乐
(一) 余尝谓中国人重和合,西方人重分别,此乃中西文化大体系歧异所在.随事可以作证,即论音乐,亦不例外. 中国古人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竹乃器声,肉指人声.中国人亦知分别人声器声,而乐则以人器声和合 ...
-
几本西方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书籍的读书笔记 – By梁晗庄
2021/05/05 梁晗庄写于圣地亚哥.一 读<商朝史考>(Shang Archeology), By Robert Bagley剑桥古中国史里面最喜欢的一篇,醍醐灌顶字字珠玑,值得细 ...
-
中国古典园林简史(上)中国园林起源、秦汉魏晋隋唐园林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的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这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