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暨纪念杨堃先生诞辰120周年...
相关推荐
-
书写口头传统研究的中国气派——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口头传统资料,近30年来,中国学者在这个富矿上不断开拓.创新,逐渐创立形成了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中国学派.作为领军学者,中国社会科 ...
-
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中部片区专题推进会议召开 林少春讲话
8月19日,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中部片区专题推进会议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少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 ...
-
学术概念译入与译出的困境
我们常用"community"来表达我们所说的"共同体",但该译法牵涉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值得商榷.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传统上我们把 ...
-
祝贺!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
为推动中国边疆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7月23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暨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内蒙 ...
-
民族文学的中华底蕴
为促进北方民族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加强民族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入,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京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 ...
-
宇太: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女人—纪念杨开慧诞辰120周年
我从来就自信,我是大丈夫. 虽然,可一想起杨开慧,就想哭-- 她像所有贤妻一样, 牵挂着在外奔波的丈夫 她像所有的孝女一样 关照着自己的母亲 他像所有的慈母一样 滋润着自己的孩子 但不同于她们的是 她 ...
-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目录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 摘要:近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包括三种范式,即休谟和卢梭为代表的"契约论范式".康德为代表的"目的论范式&quo ...
-
民族的灵魂 ——《怀鲁迅》赏析兼怀念郁达夫诞辰116周年
民族的灵魂 -<怀鲁迅>赏析兼怀念郁达夫诞辰116周年 鲁迅是十九日逝世的,二十日作者听到这消息.第二天早晨,就踏上三北公司的静安轮船,奔回到了上海. 参加葬礼的有一万人以上.当时中国各地 ...
-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观两代清华建筑人说透中国古建之美
梁思成曾说:"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何出此言? 百年前的中国动荡不已,无数古建筑遭到侵略者.军阀的肆意破坏,甚至连窗棂.砖瓦都会被 ...
-
谭霈生:精心缔造中国演剧学派——为纪念欧阳予倩诞辰130周年而作
欧阳予倩在写作 欧阳予倩老院长逝世前曾经说过:"我是戏剧运动的积极分子","我当过演员.导演,写过剧本,搞过研究工作,搞过话剧.歌剧.地方戏,这一切都是为了运动" ...
-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
<读经僧图>是一幅指墨人物画,水平高超,堪称古今独步.在构图上,潘天寿大胆撷取人物局部,采取胸像式构图,为传统人物画所未见:"以人为山",采用山岳般的金字塔式的造型,将 ...
-
纪念竺可桢诞辰129周年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全文存录)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 竺可桢) 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作者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 ...
-
展讯 | 碧血丹心——纪念沙孟海诞辰120周年书法篆刻艺术展暨文献展(2020.11.26 中国美术...
碧血丹心 纪念沙孟海诞辰120周年书法篆刻艺术展暨文献展 展览时间 2020-11-26 至 2020-12-06 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民盟中央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中国书法家协会 展览场地 ...
-
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附高清大图)
在艺术的殿堂里,像在科学的殿堂里一样,居住着三类人:一类人为了面包而艺术,我们一般称之为"工匠";一类人为了心灵而艺术,我们经常称之为文人画;还有一类人,不是面包的问题,也不是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