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是道运动的特点. 柔弱,是道作用于万物的表现. 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 ...
-
[老陈讲易经7]生死与道德
生死与道德 <易经>上有句话很有意思:"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 这句话告诉我们,<易 ...
-
天人感应
读<荀子>第二十六章 <赋>七 (峻岫) (原文)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见谓从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 ...
-
万物都有形,这是外在的
更有气,这是内在的.山水,乃天地之大物,乃天地之间最有灵气者,如果仅仅停留在形的层次上,徒绘其形,筋骨毕露,就不能领略山川之大旨,不能发现山水之意韵.画画,要画出气,这气不是物质之气,而是生命感. 一 ...
-
道德经讲义-注后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注后语 此经注毕,呼群弟子而告之曰:目今大道危如累卵,所赖尔学道诸人以撑持天地,救正乾坤.纵说奸匪之徒将有兵戈之动,然天有安排,总不至令尔等有不测之虞也.只怕尔等执德不宏,信道不笃,二意三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能驰骋于天下的最坚强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无为有益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 ...
-
道德经丨第四十三章柔软胜刚强 无为胜有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柔弱的“道”
[一]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驰骋在天下最坚强的物质中.无有,才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知晓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三章 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上一章老子告诉 ...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硬笔书法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硬笔书法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