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四
相关推荐
-
农村娃爱嚼的草根,几十年前是“救命草”,现在市场卖30一斤
农村娃爱嚼的草根,几十年前是"救命草",现在市场卖30一斤 在乡下,会有很多特别的"粮食替代品".有野果.野菜还有一些野草.大家都吃过鱼腥草吗?鱼腥草在贵州被称 ...
-
推荐|朱永严:抽茅衣
抽 茅 衣 朱永严 春天,乡下野地里田埂上长满一种针状的茅草,儿时我们称作茅衣.茅衣抽穗之前,花裹在腹中,柔嫩可食,味道有点儿微甜,有一丝淡香. 阳光轻照或柔风轻拂的日子我们常常三五成群结伴去抽茅 ...
-
《龙文鞭影》卷四 十二 侵 苏耽橘井 董奉杏林
苏耽橘井 董奉杏林 [拼音]:Sū Dān jú jǐng Dǒng Fèng xìng lín [人物故事]: 相传在西汉文帝时,湖南郴州有位神医,名曰苏耽,他的医术十分精湛,有喜好助人为乐,为 ...
-
两千六百前年,管仲已经教会我们,怎么用经...
两千六百前年,管仲已经教会我们,怎么用经济手段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至今屡试不爽.当时的楚国强大而善战,齐桓公想要讨伐它,却力不从心,管仲成竹在胸地笑道:"楚国的特产资源是野 ...
-
狗日的
<狗日的粮食>对"食"和"性"做了客观的描述,展现了生命的本能.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毋庸置疑,粮食是小说的主角.开篇就说杨天宽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流火即天空中的火星向西偏斜: 九月即公历10月中下旬左右,将进入11月,因此要准备御寒的衣物. [农历七月左右,那颗看着有些发红的火星就开始向西山那边撇了,秋老虎还是那么厉害.可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三
五月斯螽(中)动股, 斯螽(zhōng):虫名,蝗类,即蚱蜢.蚂蚱.旧说斯螽以两股相切发声,"动股"言其发出鸣声. 五月斯螽两股相切而发声. [是什么祸害庄稼呀?--蚂蚱,为什么不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二
七月流火,八月萑(环)苇. 萑(huán)苇:芦苇.八月萑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做箔. 农历七月火星向西偏斜,八月芦苇高高长成待收割. [春天过后那就是酷夏,万物生长靠太阳,到了八月池塘河边的芦苇长得 ...
-
周日《诗经》课堂 ||《豳风·七月》/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33期B)
天语说: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极少.而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 ...
-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译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概要]砍柴需要斧头,娶妻需要媒人.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注释]01.伐:砍伐02.柯:草木的茎枝或斧柄03.克:能够 ...
-
《诗经》155 国风 · 豳风 · 鸱鸮
演播:白云出岫 鸱鸮 鸱鸮鸱鸮, 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 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 ...
-
诗经-风-国风·豳风7篇(原文译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 ...
-
十方:诗经 豳风七月注译
十方:诗经 豳风七月注译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注释: 七月:周历七月,即夏历五月. 火:即 ...
-
国风·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