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三

(0)

相关推荐

  • 郗文倩:冬夜里大家炕上坐……

    有一段时间,人们谈到中国古代诗歌,总觉得有个遗憾,那就是缺少长篇,放眼一看,大都是精炼的短章,寥寥数句.相比而言,世界上很多民族古老的叙事长诗,洋洋洒洒,动辄数万言,甚至數十万言.于是,就开始找原因,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流火即天空中的火星向西偏斜: 九月即公历10月中下旬左右,将进入11月,因此要准备御寒的衣物. [农历七月左右,那颗看着有些发红的火星就开始向西山那边撇了,秋老虎还是那么厉害.可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四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场:是打谷的场地.圃:是菜园.春夏做菜园的地方秋冬就做成场地,所以场圃连成一词. 纳:收进谷仓.稼:古读如"故".禾稼:谷类通称.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 ...

  • 习《诗经》之《国风·豳风·七月》其二

    七月流火,八月萑(环)苇. 萑(huán)苇:芦苇.八月萑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做箔. 农历七月火星向西偏斜,八月芦苇高高长成待收割. [春天过后那就是酷夏,万物生长靠太阳,到了八月池塘河边的芦苇长得 ...

  • 周日《诗经》课堂 ||《豳风·七月》/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33期B)

    天语说: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极少.而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 ...

  •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译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概要]砍柴需要斧头,娶妻需要媒人.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注释]01.伐:砍伐02.柯:草木的茎枝或斧柄03.克:能够 ...

  • 《诗经》155 国风 · 豳风 · 鸱鸮

    演播:白云出岫 鸱鸮 鸱鸮鸱鸮, 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 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 ...

  • 诗经-风-国风·豳风7篇(原文译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 ...

  • 十方:诗经 豳风七月注译

    十方:诗经 豳风七月注译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注释: 七月:周历七月,即夏历五月. 火:即 ...

  • 国风·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