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缮性》: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0)

相关推荐

  • 赏析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得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曲中表面上写得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得都是宦官. ...

  • 晏子身短五尺,却能拜齐名相,由“超俭”之风透视的名相风范!

    王安石曾说,制俗以俭,其弊为奢!纵观古代那些受人敬仰的圣贤大德.清廉官吏.志士仁人.千古名流等,他们大多都崇尚节俭.因为节俭是一种美德!诸葛亮更是在<诫子书>中提到: "夫君子之 ...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人物形象特点

    为人 为人宽厚.谦逊大度.豁达大度.胸襟宽广.慷慨大度.宽容大度.宽容礼让.不计前嫌.委曲求全.心胸开阔.以德报怨 诚实正直.为人诚信.深明大义.敢于担当.高度责任感.机智聪明 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 ...

  • 《庄子·缮性》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缮性于俗学①,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②,以求致其明③,谓之蔽蒙之民④.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⑤.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⑥.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 ...

  • 《庄子·缮性》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首句"缮性于俗学"之首二字为题.缮性即为其内容. 主旨在于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主张有知而不用,莫之为而常自然. 原 文 缮性于俗俗学(一),以求复其初; 滑欲于俗 ...

  • 庄子·外篇·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

  • 庄子·外篇·缮性(译注)

    缮 性 [题解] 本篇的中心仍是讨论如何养性.所谓"缮性"就是修治生性. 全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冒则物必失其性也",提出"以恬养知&quo ...

  • 《现代庄子》缮性 | 现代庄子

    一.安恬守静出智慧 这样的人很不少吧,早在童年已被儒师灌了一脑袋的仁义礼乐,塞了一肚皮的富贵荣华.天性被扭曲了.正德被扳歪了.一副庸俗嘴脸,不好恭维他.现在据说醒悟,他要发愤求学以恢复天性,他要深刻反 ...

  • 刘晓林:何必轩冕钓江湖

    何必轩冕钓江湖 刘晓林 有人的地方常有名利,有名利的地方必有江湖. 朱轩高冕,人多向往.既有的唯我独尊的感受,亦有真金白银的实惠.虚实相参,真空妙有.人这种美其名曰高等动物的动物,在满足欲望之路上的确 ...

  • 中国人的修行,跟内经学养生,跟庄子学养性

    中国人是有福气的.养生,有<黄帝内经>;养性,有<庄子>.最好的经典,最好的智慧.中国人是有福气的,若不珍惜,便是辜负. 跟<黄帝内经>学养生 <黄帝内经&g ...

  • 修治本性,以恬养智。南华真经副墨外篇之缮性

    修治本性,以恬养智。南华真经副墨外篇之缮性

  • 轩静斋志异

    古滕奎子孙氏彦学著未完待续 霸王餐 般阳武生少时曾做服装生意,至南方贩货,途中忽觉腹内饥困,寻饭馆不见,见一酒店,门口站两女子颇有姿色,招呼武生入内,女子极力推销踏雪熊掌,于是武点一份,上来方知乃狗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