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该养脾,祛湿的日子到了!

(0)

相关推荐

  • 雨水节气,你的肝养护好了吗?

    今天是雨水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您是否感觉到,轻柔的东风已经开始吹拂,看似干枯的柳树枝,不知不觉中变得柔软了,迎春花的枝条上长出了星星点点的红色花苞.<历书>中说:"斗指壬 ...

  • 节气养生之雨水养生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该节气时段一般是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 ...

  • 雨水节气----养生正当时

    雨水--2017年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时段一 ...

  • 清明前后病扰人,用好艾灸,养肝舒心健脾胃,无灾无难过晚春~

    - 清明,取天清地明之意.这一天,既是节气,亦是节日. 清明节前后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 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 ...

  • 雨水:一年中养脾祛湿最好的日子

    中医养生 2021.02.21  土豆微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的到来,意味着冬去春来,冬雪渐成春雨,干燥的天气渐渐被潮湿所取代. 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春季肝 ...

  • 长夏养脾胃 | 一年中养脾祛湿最重要的18天不容错过!

    转眼间,初伏已过,到了三伏中的二伏天! 冬病夏治是夏季最热门的健康话题,前两期上医琦方也为大家分享了冬病夏治的专题知识内容. 今年的夏季较往年比较特殊,2021年太阴司天(太阴当值.湿寒较重),同时恰 ...

  • 长夏多湿,如何养脾祛湿?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中医认为,湿邪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导致体内生湿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饮食不当,因 ...

  • 长夏多湿,如何养脾祛湿?

    编者按中医认为,湿邪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导致体内生湿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 ...

  • 养脾祛湿|四神汤搭配大全,全家养好脾胃

    膳食 四神汤是一道养脾祛湿的良方,也是药食同源的食材,起源于宋朝.

  •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中医养生热潮,让大家学到了很多调养身体的方法,比如,多吃红枣能让我们面色红润.延缓衰老,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红枣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调养好脾胃,不但能令我们容颜焕发,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这 ...

  • 夏至之后一定要养脾祛湿,切记切记

    长夏宜养脾 撰文 一言 编辑 保健君 今年阳历6月21日是农历夏至,从此进入了"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 此时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气压低,人们会感觉 ...

  • 廿四节气 | 处暑:凉秋初离三伏热,养脾祛湿宜少食嫩姜

    I [新凉值万金]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止出伏,天高云淡,空山新雨.从苦熬三伏日到"新凉值万金",秋意送爽自是弥足珍 ...

  • 明日大暑,防暑是小事,养脾祛湿才是大事!尤其淋雨后

    一.河南挺住! 7月17日以来 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 牵动人心.... 郑州市局部特大暴雨 强度达到"千年一遇"! 持续强降雨 危及人民生命安全! 地铁因雨水倒灌严重 车厢内的水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