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0)

相关推荐

  • 千年盐池开“镁花”,“海参”遍地

    近日,随着气温下降,山西运城的千年盐池"开"出美丽"镁花",吸引众多民众前往观看.这些"镁花"大多呈粉红色,有的像一朵盛开的玫瑰,有的像爬行 ...

  • 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盐运之城”话盐池

    栏目介绍<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 ...

  • 运城盐池

    06-27 阅读 86 更

  • 盐池神庙太壮观,唐宋元明清,历朝皇北京重视这里

    山西运城有一座盐池,出产食盐,别看不起我们日常吃饭的盐,它可是历朝历代国家把控的经济命脉.谁掌控了盐,谁就掌握了巨大的财富. 隋朝末年,瓦岗寨中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当年就是贩运私盐的.元朝末年在苏州割据 ...

  • 运城盐湖: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野生火烈鸟因何栖息至此?

    在山西运城人的春节朋友圈里,极其罕见的6只火烈鸟是绝对的主角,这是中国唯一的野生火烈鸟种群.自2015年9月在运城盐湖首次发现火烈鸟踪迹后,它们已经连续6年与运城"约会".粉红火热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6~58)

    那次难忘的第二故乡行 ‍ 201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知识青年都纷纷举办了返乡活动.夏县知青也萌发了回夏县的想法,于是,一封给夏县县委.县政府的函,从北京传到夏县.没想到,五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3~55)

    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运城插队的知青有二万多人,每个人家庭背景不一样,插队的环境不一样,个人的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不少值得回忆.怀念的事,也有不少让人辛酸.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8年,上山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那支夏县知青宣传队 1969年,知青插队的第二个年头,"九大"召开了.为了庆祝"九大",县知青办决定挑选知青中有文艺特长的知青,组成一支知青宣传队.在村里干了小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那些村里的孩子 这些年,和村里的感情一直割舍不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村里当了两年老师,有40多个我教过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还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后来.史庄学校有一至五年级5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那些有趣的夏县方言 刚进村时,老乡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叽里咕噜的,和日本人说话差不多.后来慢慢习惯了,听懂了,也会说上几句.再后来,发现夏县方言很有意思,有规律,也有特色,很有品头. 分析夏县方言,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那个稻花飘香的季节 夏县,是全国重点粮棉产区,从未种过水稻,老百姓也不会种水稻,吃大米只能靠买.是泗交公社窑头大队的知青改变了夏县没有水稻的历史,让这古老的禹都稻花飘香. 1968年底,泗交公社窑头大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那个扎白羊肚手巾的知青 在夏县,来自北京.天津和返乡知青有1300多人,走在熙熙攘攘县城的大街上很好辨认.或是一身褪了色的"国防绿",或是一身崭新的"北京蓝",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那个把学问做到村里的人 孙建君,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插队知青.自学成才,历尽艰辛,走上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巅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从师于著名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那些遗憾的事 从1968年到山西插队,至1982年离开,在山西整整生活了十五年.这期间,有许多回忆起来幸福满满难忘的事,也有许多深感遗憾的事,在对待孩子感情上就颇为遗憾.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