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改容

魏晋是中国社会包容度甚大的一个时代。很多士人言行之放诞,到了让人诧异的地步。比如王澄外调任荆州刺史,太尉王衍和当代名流全都来送行。当时院子里有棵大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王澄竟然脱去上衣摘下头巾爬上树去掏小喜鹊;汗衫挂住树枝,就再脱掉;掏到了小鹊,又下树来继续玩弄,并且还神态自若,旁若无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人保持了比较清醒、理智的头脑,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他人的感受,这其中就有高坐和尚。
高坐和尚是永嘉年间来自西域的和尚。非常有趣的是,这位“外国友人”虽然来中国的时间很不短了,可却故意不学习汉语。为什么?简文帝司马昱认为他这是为了省去应酬的麻烦——显而易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正常的应酬或许依然有不少的繁文缛节。但另一方面,他又很注意社交场合的随机应变,或者说很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世说新语·简傲》)中讲了这样一件事:高坐和尚在丞相王导家做客,常常是仰卧在王导身旁。见到尚书令卞壶,就神态恭敬端庄,说道:“他是讲究礼法的人。”
为什么高坐和尚在王导家常常仰卧王导身旁?那是因为王导本人性情相当随和与开放,人们在他面前可以无拘无束率性自由。为什么高坐和尚在卞壼面前恭敬端庄?那是因为卞壼属于那种一是一二是二的规规矩矩、严肃认真之人,并且对于所谓“魏晋风度”很看不惯。而在高坐和尚这样做的背后,不只有他的高情商,而且有他对他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与王导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假如规规矩矩严肃认真,可能就见外了,让大家都不自在;同样的,与卞壶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太过随便,可能让人心烦与不快。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真实的自己当然很好,但我们不该忘记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万花筒一般丰富多彩,其他人可能跟我们一样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个性,但也可能与我们截然不同。要想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舒服轻松与愉快,那就必须充分注意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设身处地地多替对方想一想。而像高坐和尚这样,平时经常“偃卧其(王导)侧”,但一看到卞壶,便“肃然改容”,是不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不是值得学习的一种做人?
(0)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司马绍英年早逝,庾亮辅政难服众,东晋危机四伏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93篇 内有王导平衡南北,外有陶侃镇抚荆州,司马绍本人也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眼看着东晋即将走上正轨迎来中兴. 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年仅二十五岁的司 ...

  • 人与人之间,弄丢了此样“东西”,关系再好也会玩完

    文|雪落无尘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为什么?因为信任是一切感情的基础. 正因为它重要,失去了才会没办法弥补,即使你努力,对方也没办法再像当初那样信任你. 就像钉子钉在木板上,拔下来总有痕迹,信任 ...

  • 把丑话说在前头,才是真正的负责!

    商业案例参考 管理哲学 老板大讲堂 生活中,好好说话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 而学会说"丑话",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树立彼此交往的底线,可以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敢于把丑话说在前 ...

  • 【放飞心灵】有魅力的文字

    扫描二维码加淡紫杉好友 有魅力的文字 文/淡紫杉 文字是充满魅力的!有人说,文字是慢性的毒药,一观留恋,二赏上心,三回迷醉,四品已经病入膏肓.说得极为形象!细想本人,应该只达到上心的程度吧. 很喜欢文 ...

  • 亮剑:魏和尚死得不冤,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魏和尚的死早已注定

    亮剑:魏和尚死得不冤,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魏和尚的死早已注定 在乱世,土匪生存也艰难,谢宝庆说抢过日本人,就算是日本后勤运输小分队,那火力也不是土匪能抵挡的,哪怕埋伏,有地形优势,敢抢也是虎口夺食了. ...

  • 易经(418)对自己要真狠

    易经(418)对自己下手要狠 人大多数的懒惰都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人很多时候并不重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你珍视时间,那么你就能静下心来10年磨一剑,假如你懒散,那么你的时间就大多属于别人的. 时间花在别 ...

  • 354.两晋奇人:周伯仁、邓伯道、卞望之

    354.两晋奇人:周伯仁.邓伯道.卞望之 文◉杜若东 温馨提示:请使用本公众号(gkgushiwen)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 ...

  • 激荡四百年:庾亮颟顸无能坐看苏峻攻入建康,东晋再尝亡国滋味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95篇 苏峻已反,事情再无转圜之可能,尚书左丞孔坦和司徒司马陶回向王导进言,建议道:"先派兵截断阜陵的道路,把守长江以西当利等路口,敌寡我众, ...

  • 晋朝历史人物——卞壶

    卞壶(281-328),字望之,济阴冤句(今菏泽丹阳办事处卞庄)人.官至宰相,是晋代一个较为著名的政治家. 卞壶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卞统曾任琅琊内史,父亲卞粹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 ...

  • 以己度人,是“相看两不厌,”还是“伯仁却由我而死”?

    以己度人,是"相看两不厌,"还是"伯仁却由我而死"? 很多人在分析别人心理活动的时候,喜欢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人就也可能会这样做.换一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