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专练拳力秘法,简单到握拳

【易筋经】专练拳力秘法,简单到握拳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我们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易筋经是一种十分厉害的功法。当初令狐冲受到了内力反噬之苦,若是没有少林的《易筋经》,令狐冲或许就会命丧黄泉。还有一位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游坦之,他在练习了《易筋经》之后,竟然能够和乔峰匹敌。

那么真实的易筋经又是什么样的呢?易筋经的由来有很多版本,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可,易筋经是明朝的一位紫凝道人所创。经过了这么多年人们对《易筋经》的学习和研究,已经非常深刻了。同时,也演变出了很多不同的《易筋经》功法。

这套《攥拳易筋经》就是外界流传的易筋经功法其中的一种。这套易筋经很简单,只需要攥攥拳就能够练习,也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练一练!

这套易筋经的歌诀中有云“握拳易筋把力攥,神力拉动九座山”,由此可见,这套易筋经是专门练习拳力的功法。和坐功易筋经、少林达摩十二式易筋经等等,这些都不同。

这套易筋经的第一式称作:开功预式。

练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简单的两脚平行站立,脚与脚的距离,应该是与肩同宽,两只手要环抱于丹田之前。按照这个姿势,静心调息,切记需要用鼻子进行呼吸,大概一分钟左右即可练习下一式。

第二式,称为提肘攥拳。

依旧是如上式一样的站姿,这招的双手指尖向下掌心朝后,肘部略微提起。切记,这个时候,两臂不能够用僵力。自然呼吸,双手一握拳,一松便为掌,如此变换,49次之后,再练习下一式。

第三式,称为下垂攥拳。

这招站姿依旧,双手不再提肘,而是放松下垂,张开自己的五指,让指尖冲下,而掌心也不是向后,而是变为向内。接着便是继续握拳。同样在握拳49次之后,便可以进入下一式。

第四式,称为前伸攥拳。

站姿依旧,但是这次需要我们前伸抬起来,和肩膀同宽,左右掌心一定是相对的,掌尖需要朝前。然后进行握49次拳。

第五式,称为伸举攥拳。

顾名思义,两只手需要举到头顶上方,掌心同样是相对的,两掌的间距和肩距同宽。然后进行握拳,同样是49次。

第六式,称之为屈举攥拳。

所谓的“曲举”,就是大臂和肩膀持平,然后小臂立起来,掌心需要朝前,掌尖要朝上面。接着就是屈指握拳,一共是49次。

第七式,称之为横臂攥拳。

这一式两臂做展开状,就是两支胳膊左右伸起来,和肩膀齐平,这个时候掌心需要向前。然后握49次拳。

第八式,称之为贴腰攥拳。

这招需要将自己手放在腰后处,掌心向后,掌背需要贴在肾俞穴的位置,故称之为“贴腰”。同样是握拳49次后,进入下一式。

第九式,称之为抱腹攥拳。

双手放在小腹之前,成虚抱之状,掌心相对,距离大概是5寸左右。然后握拳49次后,再进入到最后一式的练习。

最后一式为功法收式。

全身放松之后,将手臂横放在胸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然后用鼻进行细长且匀的呼吸,吸足气后,两掌向下压,再配合吞咽,将所吸入的气贯入丹田。

最后,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环抱于丹田之前。此后进行36次的逆腹式呼吸后,再进行36次叩齿,然后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生津之后,分三次吞下。

最后再揉动丹田,顺时针、逆时针各81拳。至此全套练完,最后注意,练完之后,多多散步,疏通血气。

这套易筋经的确是简单,但是再简单的功夫也得坚持练习才有效果。这套易筋经的歌诀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十个武人九必练,祛疾养生又延年”,可见这套易筋经的效果非凡。

传统文化往往就蕴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之中,一动一静之间都蕴含着老祖宗千百年来所凝练的智慧!

(0)

相关推荐

  • 拳力易筋经

    此套易筋经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一.开功预式[练法]平心静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进行均匀细长的调息约1分钟. 二.提肘攥拳拳掌互变为1次,默 ...

  • 甘凤池易筋经秘法释义(下) 凌召

    甘凤池易筋经秘法释义(下)  凌召 行功炼劲法 原文 叠虎掌后拿上坠落下,掇石往外劈,对面直低打拱金鼎力,搥下捣如煽,疾扳脚跟,平推摘手,抓平心歇. 诠解 马步桩蹲立,两手呈虎爪掌,掌心向下,停于两大 ...

  • 易筋经歌诀“神力拉动九座山”,专练拳力的秘法,简单到握拳即可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我们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易筋经是一种十分厉害的功法.当初令狐冲受到了内力反噬之苦,若是没有少林的<易筋经>,令狐冲或许就会命丧黄泉.还有一位就是< ...

  • 此套易筋经秘传功法,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

    此套易筋经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 一.开功预式 [练法] 平心静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进行均匀细长的调息约1分钟. 二.提肘攥拳 拳掌互变为 ...

  • 《易筋经》练法动图,久练可使拳力大增,形成内劲

    <易筋经>旧传是达摩祖师所创,后来历史学家考证实际是明朝紫凝道人所作.在民间还流传着练法简单,却可以内壮五脏的攥拳易筋经,不知是何人所创.这种锻炼方法简单有效,可以锻炼人的五脏,使人精力充 ...

  • 传统攥拳易筋经10式!久练可使拳力大增,形成内劲!

    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开始并没有内家和外家之说,特别在隋唐以前,拳术也没有明确的流派传承,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武术还没有完全脱离战场武技的范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完整的具有文化内涵的 ...

  • 易筋经功,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

    此套易筋经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 一.开功预式 [练法] 平心静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进行均匀细长的调息约1分钟. 二.提肘攥拳 拳掌互变为 ...

  • 全套“攥拳易筋经10式”动图!久练可使拳力大增

    攥拳易筋经,也是内家拳的一种!又名"拳力易筋经". 此套易筋经不同于寻常易筋经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 [练法]一.开功预 ...

  • 练拳必须消除对 “力” 的七大误解

      学拳,是一个参悟.改误的过程 太极拳有许多反常理的哲理,门外人不理解是正常的,太极人不理解,就麻烦了,要么他还没有入门,要么他有误解,本人在网上查看后认为,是误解者多,现将常见的误解罗列如下: 误 ...

  • 古传练习拳力秘传功法,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

    此套功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 一.开功预式 [练法] 平心静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进行均匀细长的调息约1分钟. 二.提肘攥拳 拳掌互变为1次 ...

  • 何谓太极拳四稍?为什么练拳时一定要强调力达四稍?

    中国武术有四稍的理论,哪四稍呢?舌为肉稍,齿为骨稍,发为血稍,甲为筋稍.前三稍都在头部,筋稍在四肢. ▼ 了解了太极拳的四稍的理论,那么太极拳气达四稍的练功法您是否了解呢?太极拳资料有详细的记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