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没留下一块殖民地,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相关推荐
-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文明差异其实一直都存在.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不仅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受关注度最多.影响力最广的. 从夏商到三国,从三国到南北 ...
-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可谓异常艰辛,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封建的枷锁牢笼下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的幼苗. 而这颗幼苗出现在了明朝的中叶时期,恰逢那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给了这颗萌芽孕育的机会和地方. (明代时 ...
-
古代最著名的太监,国外都有他的子孙,如今繁衍已经超过了20代
说起中国古代出名的太监,那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嫪毐,李莲英等等,但是要说最为著名的太监其实这些还不算,他就是明朝著名的航海郑和. 郑和的大名我相信大家历史课本上就早早拜读过了,这个郑 ...
-
那些公费旅游的日子,每天都不曾辜负。
那些公费旅游的日子,每天都不曾辜负。
-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着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
作者:关如是 一.郑和他不姓郑 大明洪武年间,一位少年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少年名叫马和. 马和净身之后,被分配到燕王府当随从.当时的燕王是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朱棣曾驻守边境,并不甘心只当一个王爷 ...
-
世间再无郑和。
图源网络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三个太监是绕不过去的,因为他们带来的影响不光影响了中国历史,还顺带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第一个人严格上来说并不是太监,这个人是司马迁,只因为性格耿直,在公元99年因替李陵 ...
-
被阉割的战俘,逆袭成为流芳百世的伟丈夫丨马路轶事
原创 钱三 马路故事 昨天 轶事者,奇闻也. 以春秋笔法,写常人所不知.述天下之秘闻,或曲折离奇.或诡异惊悚. 总之,要你好看. 列位好,我是钱三儿. 上周末跟我师父王五五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饮至半酣 ...
-
2010年,南京挖出太监洪保墓,却意外找到明朝“航空母舰”的线索
到现在为止,航空母舰一直都是衡量国家军事地位的标准,当然了现在我们中国造航空母舰还是非常容易的,不再和以前那么的弱,可是谁能想到的是早在古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其实就已经制作出了航空母舰,说来大家都可能不 ...
-
世界唯一用太监命名的城市,洋人听了讥讽嘲笑,中国人却肃然起敬
我们知道,太监是中国古代宫廷里的一种角色,有点类似那种打杂的存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监的,必须要经过一个极其残忍的过程才行,基本可以定义为失去了男人的自尊,也是古代一个极端扭曲的产物.所以,从古 ...
-
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云南人,即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侍奉燕王于藩王住宅,跟随起兵有功劳,提升为太监. 明成祖朱棣怀疑朱允炆逃亡海外,想跟踪追击他,并且想炫耀武力于国外,显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
-
郑和七次下西洋,那些教科书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 有这么一则说法,由于建文帝下落不明,民间一直在传说他没死只是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大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
-
郑和七次下西洋,过程轰轰烈烈,为何后来又实行海禁了呢?
很多人认为明清时期的海禁是因为统治者自大引起的,不过这并不准确.清朝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天朝自尊心作祟,但明朝却不完全是.明朝曾享受过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福利,有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样的史诗,却在之后放弃了 ...
-
郑和最后的远航:第七次下西洋,除了麒麟还带回了什么?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 字数:5954,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每当提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往往被认为是明朝国力强盛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大家也都清楚,郑和下西洋与当时的 ...
-
利益分配失衡、背离经济规律:郑和下西洋被终止的深层次原因
后世一提起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往往与"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密切联系起来,这次历时30多年的远洋航行壮举是古代世界航海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船只和船员最 ...
-
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1371年,11岁的朱棣已经当上了燕王,各种繁琐的礼仪制度压得他喘不过气. 与此同时,云南一个村子中,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为了孩子能安宁祥和的成长,父母给他取名为"马和". 这 ...
-
郑和驾船下西洋外交,玄奘步行西天取经,我开车环球拍《西游实录》
第161-190天 马来西亚 1.马来西亚黑木山2014年2月20日晴 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必在路上,今在丹诺口岸开进黑木山非常顺利,10分钟就通过,原以为在我护照盖章只给7天,结果一个月停留期,但没要 ...
-
一块墓志铭上的湮灭历史:郑和曾经八下西洋(上)
2010年6月,南京发现的明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证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远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洪保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 ...
-
云南楚雄的南华县竟然是明朝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的第二故里?
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