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相关推荐
-
郑和七次下西洋,那些教科书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 有这么一则说法,由于建文帝下落不明,民间一直在传说他没死只是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大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
-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什么 据< ...
-
郑和最后的远航:第七次下西洋,除了麒麟还带回了什么?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 字数:5954,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每当提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往往被认为是明朝国力强盛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大家也都清楚,郑和下西洋与当时的 ...
-
被阉割的战俘,逆袭成为流芳百世的伟丈夫丨马路轶事
原创 钱三 马路故事 昨天 轶事者,奇闻也. 以春秋笔法,写常人所不知.述天下之秘闻,或曲折离奇.或诡异惊悚. 总之,要你好看. 列位好,我是钱三儿. 上周末跟我师父王五五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饮至半酣 ...
-
戏说郑和下西洋的那些故事 | 《“郑和宝船八下西洋”全案全程策划》·节选
匠工营国 努力成为城市规划界的百科全书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 ...
-
欧亚大陆风雷激荡,郑和下西洋背后的故事——著名画家张培成笔下的大明荣光
一.张培成与<郑和下西洋> 近期,龙现代美术馆的中央展厅里,亮相了一幅精彩壮观的历史题材巨幅画作<郑和下西洋>,这是海上著名画家张培成先生在2020年春为我馆所精心创作的. & ...
-
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云南人,即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侍奉燕王于藩王住宅,跟随起兵有功劳,提升为太监. 明成祖朱棣怀疑朱允炆逃亡海外,想跟踪追击他,并且想炫耀武力于国外,显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
-
郑和七次下西洋,没留下一块殖民地,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来源:头条号历史课课代表 谈及世界上的第一个伟大的航海家,那得是明朝的郑和.航海家哥伦布比郑和晚了整整87年,麦哲伦比郑和晚了114年. 郑和七下西洋时,途径南洋和中东一带,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在今 ...
-
郑和驾船下西洋外交,玄奘步行西天取经,我开车环球拍《西游实录》
第161-190天 马来西亚 1.马来西亚黑木山2014年2月20日晴 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必在路上,今在丹诺口岸开进黑木山非常顺利,10分钟就通过,原以为在我护照盖章只给7天,结果一个月停留期,但没要 ...
-
郑和七次下西洋,过程轰轰烈烈,为何后来又实行海禁了呢?
很多人认为明清时期的海禁是因为统治者自大引起的,不过这并不准确.清朝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天朝自尊心作祟,但明朝却不完全是.明朝曾享受过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福利,有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样的史诗,却在之后放弃了 ...
-
一块墓志铭上的湮灭历史:郑和曾经八下西洋(上)
2010年6月,南京发现的明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证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远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洪保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 ...
-
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刻有3种文字,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 ...
-
郑和下西洋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当时的翻译会多国语言吗?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途径数十个国家,登陆上岸的国家也很多,但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并不互通,那么在明朝时期,郑和是如何解决语言翻译问题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早在汉朝时期,就有译官的出现.再如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