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西方人眼中的顺从与适应?

虹野:西方人眼中的顺从与适应?

文/虹野

在八月中旬,参加了教育+读书沙龙活动,其间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权的挪威国会议员、联合国观察员机构世界和平首长副主席Vestby先生。Vestby先生在读书活动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演讲中谈及他们曾经带两队十二、三岁的中国足球队员到挪威参加足球锦标赛。开始他们非常担心第一次踏出国门的中国孩子会收到西方文化或者精神的冲击,结果发现这些孩子适应的很好。 Vestby先生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些中国孩子这么快就适应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后来他认为这和中国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文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很多东西,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问很多问题。

在Vestby先生一脸羡慕的推崇中国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时候,却非常担心挪威的孩子能否适应中国文化。他认为西方的孩子应该也向中国的孩子们学习,多接受一些东西,而不是问很多问题。

当Vestby先生讲完他的观点的时候,遭到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储朝晖先生的反对,储先生在读书会结业致辞中谈到,在特殊文化背景下,我们不善于提问题,这并不是好事情,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不是知识多,是问题多。有很多问题,才是学问。

诚然,西方人希望问问题,中国学生不喜欢问问题,这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这里不谈论提问题和不提问题的优劣,毕竟太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了。

这里只是觉得Vestby先生并没有弄清楚“顺从”和“适应”这两个概念。顺从和适应,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差不多,我们很难从个人的行为中看出来他是适应了环境,还是顺从了环境。我们很难通过中国足球小将们在挪威不提问题,很快接受了西方的生活习惯就说明他们适应了西方的生活。如果没有主办方安排这些孩子们生活,估计他们根本无法生存。适应一个环境,则可以是很简单的接受,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宛若鱼儿入水。顺从则不然,如若没有指令,顺从的人几乎无法存活,而适应环境的人,则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顺从于适应之差异宛若人之有无灵魂之差异。或许在Vestby先生眼中,在过度具有主观意识的西方人眼中,偶尔难得糊涂,接受一下外部环境也是一件不错的体验。但是顺从则是从来没有清醒,想糊涂一次都难。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0)

相关推荐

  • “浸润”的力量真的很大|听友心得

    虚空先生您好,首先很感谢您每天这么辛苦的直播,让我们每天都能接收到您给我们的精神食量,也许我形容的不够准确,但是您用您的爱在慢慢的散开,让我们无数的家庭都在受益. 我今年36岁了,活了这么大了才发现这 ...

  • 传承我们东方的文化,不要什么都去学西方人的思想,好的我们借鉴

    传承我们东方的文化,不要什么都去学西方人的思想,好的我们借鉴

  • 越了解,越累

    本文发表在<南宁晚报> 我的朋友小虹怀孕之前看了不少有关如何怀孕,怀孕如何的书:因此,她掌握了不少的有关怀孕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实用价值,相反却给她带来了没完没了的忧虑 ...

  • 师父马虹先生谈“坚持”

    ​早上好! 以前向师父多次提出拜师,师父说:求师者多如牛毛 ,修成者凤毛麟角.拜师的事不急,只要你能坚持不懈 ,你不拜师也会接纳为弟子 ,以前那些拜师后又放弃训练,我也不会认同他,现在看来,不是修成者 ...

  • 张朋朋先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吗?(二)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吗? (二) 张朋朋 北京语言大学 二 为什么很多人接受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这一说法呢? 这一说法容易造成假象,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年教育的结果.因为这个说法是语言 ...

  • 心觉

    心觉 兴趣与专长,就是一个人无师自通的领域.发现和扩大这个或这些领域,是我们终极的使命.因为一个人最终是要由抽象走向具体,然后再由具体去回顾抽象,从而诠释自己的生命意义. 时代会在教育和影响孩子方面扮 ...

  • 封虹丞(封蕾)

    电话:13522987442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执行秘书长 爱自然生命力品牌授权中级导师 北师大"新家庭教育"先行骨干 人社部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认证 中国家庭教 ...

  • 虹野:顺从的学生创造不出 “中国芯”

    虹野:顺从的学生创造不出 "中国芯" 文/虹野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依赖于校长和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当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成为以权力为基础的&qu ...

  • 虹野:顺从教育要不得——顺从于你到顺从于所有人

    虹野:顺从教育要不得 文/虹野 今天看到一位推广<弟子规>的专家的一个问题:你是喜欢顺从你的人,还是喜欢和你对着干的人? 喜欢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对于本人来说我不喜欢顺从我的人,也不喜欢和 ...

  • 一文带你读懂柬埔寨,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奇迹王国

    柬埔寨常被懒散的旅行家称为"一个矛盾学习地".在小e看来,柬埔寨也确实充满了巨大的反差:富人和穷人,乡村和城市,美丽和肮脏,友好和粗鲁,炎热和潮湿的炎热--但了解这个国家的人可能会 ...

  • 再读《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本人无意中看到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对我2016年的一篇文章进行了讨论,再看文章内容恍若隔世,一切都在往非专业的方向发展--故再次转发这篇文章以及校长按语供读者讨论-- [校长按 ...

  • 近代西方人眼中的宁波(一)

    钢版雕版画:"江上远眺宁波城"(City of Ningpo from the river)出自(英)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1804-1872):<中国: ...

  • 西方人眼中的曹操、刘备、孙权,别笑严肃点!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曹 操] 曹操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最强大君主,他的外号是"性别为雄性的巨鸟"(枭雄),他的个头与拿破仑类似,可能会壮实一些. 他最终统治着超过二分 ...

  • Acloud·云馆藏 Vol·40 | 想象、误解与再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演员 摄影师:威廉·桑德斯 拍摄时间:1860年代 图片来源:谢子龙摄影博物馆馆藏 在晚清西方摄影师的摄影中,身着戏服的人物并不少见.比如在这张照片中,两生一旦着装精致,端坐于镜头前,并被用心 ...

  •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神话|《The Flood Myths of Early China》(《古代中国的洪水神话》)

    今天小编给书迷们推荐的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平日我们读的都是本国人写的本国神话历史,这本书为我们展示的却是另一个视角--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神话史,这就是由Mark Edward Lewis(马克·爱德华· ...

  • 华夏文明祖传的第二套生命系统,在西方人眼中,如神一般的存在!

    在人类文明的前五千年,宗教引领着世界,世人相信脱离肉体之外,我们还有魂魄的存在,但在随后的数百年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把正确的认知划定在了有证据可循的范围之内,虽然科学的观点是大胆的猜想小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