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三)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相关推荐
-
吴鞠通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源于<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 ...
-
《温病条辨》——加减半夏泻心系列!
原文:五四.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 ...
-
医案实录:5岁男童 “高烧便秘”三剂愈
柴胡 医案 高烧便秘 患者:郭某,男,5岁. 由于长期爱吃辛热厚味,少食蔬菜水果,以致胃肠积热,经常便秘,三五天解一次大便,干如羊屎. 一日,该孩感冒发高烧,咳嗽有痰,肚子疼,西药护彤一吃就退,过后又 ...
-
医学摘录 中医五脏分类常用方(三)许振璐
医学摘录 中医五脏分类常用方(三) 许振璐 启东传统中医 前天 三.土(脾.胃) 3.1基础方: 3.1.1柴胡疏肝散: A.方药:柴胡9g.白芍9g.川芎6g.枳壳6g.陈皮30g.制香附12g.炙 ...
-
【每周一方】 第113期 • 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半夏泻心汤
Jul 1 每周一方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方第113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干姜.人参组成.全方寒热互用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