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无所依,老人崩溃大哭:年轻时做错3件事,后悔已晚

作者/同言

76岁的老人,最后并没有如同自己想象中一般,拥有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因为她的爱人,多年前就已经离开,而她的3个孩子,没能给她想要的庇佑。如今,她一个人生活在老家,事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她的孩子,会在固定的时间回来看她,要想一家人凑齐,只有在过年。

老人说,过年的时候,大家反倒都喜欢回老家,不想在城里过年。

老人其实并不羡慕城里的生活,但是她羡慕那些能够去儿女身边生活的人,相比起来,她的晚景总是凄凉和孤独的。

哪怕不住一起,另外给租个房子也行,至少隔得近一些,她担心自己有一天走了,都没人及时发现。但她不敢说这话,因为租房也要钱,她自己没钱,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提任何要求。

所以,一切就只好继续保持现状。

老人的3个孩子,曾经因为她的养老问题起过很多争执,但最终还是因为意见不统一,大家说来说去,竟然各自一肚子气回了家。

当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她的孩子都把如今的责任,同曾经得到的东西相提并论,如果只有1个孩子可能义不容辞,但是孩子多了,反倒多出来很多的推诿和衡量。

老人说,年轻时做错3件事,想来很后悔,但是却没有后悔药。

首先,重男轻女的行为,在儿子和女儿之间产生鸿沟。

那个年代的人,其实重男轻女并不稀奇,但是在老人这里,当她的儿子们开始推卸责任的时候,重男轻女的弊端就尤其明显。

要是真论起来,老人的女儿其实是3个孩子中,最为孝顺的一个,因为平时回家看望母亲最多的人是她,给老人钱最多的是她,买东西最多的也是这个女儿。

所以,老人现在会说,早知道多生两个女儿,要都是女儿的话,应该自己现在还要幸福一些。

但是,这种孝顺并不意味着老人的女儿心里就没有怨言,她能做的也仅限于此,回家看望可以,买东西可以,但要是在多揽一些责任,也是不可能的事。

她的女儿现在还会说,以前老人偏心,什么都只给两个哥哥,却没给她留任何东西,也没想到过她。

自然而然,如今妈老了,肯定养老这件事,也是两个哥哥应该担起的责任,因为他们享受得更多。

但是,在这件事上,老人儿子的观点却是:现在养老不分男女,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只要是孩子,都有义务,没道理说光把养老推到儿子身上。

观点无法统一,肯定就不能达成最终的一致。

其次,两个儿子之间的物资分配,一碗水没有端平。

任何关系里的分配,都遵守着一个原则: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怕没有,也不怕少,就怕这个分得多那个分得少,尤其是同等关系之下,互相攀比的情绪肯定会随之产生。

老人年轻的时候,支持小儿子比较多一些。

主要是她的小儿子以前比较叛逆,也不好好工作,手里没什么钱,就连婚姻都曾一度面临破裂。

最后,小儿子在城里买房子的首付是老人出的,她当时想法很简单,在城里买了房子家庭也能更加稳定,说不定小儿媳看在这件事上,也不会再提离婚了。

后来,随着孙子出生,老人的小儿子终于开始收心,好好工作,不在外面胡混,家庭也因此稳定。

而老人的大儿子,一直以来比较听话,没有让她过多操心,房子也是自己买的。但是因为她给小儿子拿了一笔钱,所以大儿子心有不满,说她偏心,于是后来大儿子家买车,她再次出了钱。

但肯定没有上次多,这种分配的不均,让老人两个儿子都各有打算。

大儿子认为弟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毕竟他钱用得最多;而小儿子认为哥哥也用了钱的,差不了多远,凭啥要他一个人冲在最前面?

说到底,还是老人的两个儿子家本身条件也都一般吧,所以在遇到钱的问题上,各自都很计较。

退一万步讲,即使儿子不计较,还有两个儿媳在背后出主意,所以才始终都在推卸,希望自己家能够付出得少一些。

最后,在经济上,老人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老人的手里,原本是有钱的,除开他们年轻时自己的存款,她的老伴意外去世也赔偿了一笔钱。

不然的话,她也没这么多钱拿出来帮助两个儿子。

老人现在就后悔了,因为这钱一旦拿出去了,她的这份恩情也就很快化为了泡影,站在她两个儿子的立场,都把老人这种帮助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

她在经济上,一点都没有给自己留退路,现在老了手里没钱了,也没有退休工资,所以才会处处受制于人。

人老了,拥有一定的保证自己生活水平的经济实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拥有尊严,这个道理永不过时。

就像是我们小的时候,因为不能挣钱需要父母抚养时,父母说的话便具有绝对意义,而这种控制,会随着孩子后来经济的独立一步步放松。

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就算对面是自己的孩子,伸手找人要钱的时候,就是感觉矮人一截,气势也不敢那么足。

我的外公,老了以后过得很自在潇洒,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我外公不但有退休工资,手里还有一笔存款,他丝毫不担心自己的老年生活,对待孩子也很客气,很少主动花孩子的钱。

有次外公生病,大家去医院照顾,就连吃饭和坐车的钱外公都非要报销。

他这辈子都活得体面,6个孩子也都格外孝顺。

孝顺这件事,往往有着这样一个定律:你越是强求孩子为你做什么,可能反倒适得其反,要求得越少,反而被给予得越多。

自觉孝顺和被动孝顺,这真的是两码事。

老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时刻,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事。面对某个既定的结果,局外人的再多评价,终究都还是无法改变已经存在的现状。

只能是在这个不断变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尽量吸取前车之鉴吧,不要重蹈覆辙,让自己以后再吃可以预见的苦。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