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有降血压作用的中成药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中医没有高血压的概念,所以在古代也不存在通过中药来控制高血压的方法。但是,中医没有的说法,不代表中医不能治疗高血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有什么症结就用对应药物和治法。请重点注意 “辨证论治”的观点!这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核心思想!并且应用并不限于高血压!

在引起高血压症状的病因中,肝阳上亢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气阴两虚的治疗原则是益气养阴,痰湿内阻的治疗原则是化痰开窍,瘀血内阻的治疗原则活血开窍,肝肾阴虚的治疗原则是滋补肝肾。

有一些中药具有平肝潜阳、活血通脉、滋补肝肾或利水消肿等功效,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比如夏枯草、决明子、石决明、葛根、珍珠母、丹参、钩藤、天麻、杜仲、地龙、桑寄生、豨莶草、龟甲、罗布麻等。当然,单味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不明显,对于不同个体的症状需要有针对地联合用药,比如:罗布麻药物比较凉味涩,结合茯苓,猪苓,丹参有活血、平肝降压功效;杜仲可以补肝肾,可以结合石决明、白芍,夏枯草等药物配合降血压,对体虚患者降血压也可以用的。夏枯草有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水喝,水煎服可用,也可以将夏枯草配苦丁茶、野菊花,这样降压效果好。

以下逸仙药师介绍十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成药,注意这些中成药不是降血压的一线药物,其降血压的作用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不如其他一线降压药,这些中成药可用于一级高血压和低微高血压,但是对于二级和三级高血压效果不足,只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有的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因为药性偏寒,对于寒性体质者不宜,偶有病人服药后感觉口干、腹胀、胃纳差,饭后服用可避免。以下所介绍中成药都为处方药,不可擅自购买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心脉通片:由当归、决明子、钩藤、牛膝、丹参、粉葛、槐米、毛冬青、夏枯草、三七组成。活血化瘀,通脉养心,降压降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2、松龄血脉康胶囊: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组成。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3、罗布麻降压片: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泽泻、珍珠母、牛膝、山楂、菊花组成。平肝潜阳,息风活血,通络止痛。用于肝阳上亢、瘀血阻络,头晕,目眩,头痛,烦躁及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见上述证侯者。

4、牛黄降压片:由人工牛黄、羚羊角、黄芩苷、珍珠、决明子、川芎、冰片、白芍、郁金、甘松、水牛角浓缩粉、黄芪、党参、薄荷组成。清心化痰,平肝潜阳。用于心肝火旺、风痰上扰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不安;高血压见上述症候者。

5、清脑降压片:由黄芩、夏枯草、槐米、煆磁石、牛膝、当归、地黄、丹参、水蛭、钩藤、决明子、地龙、珍珠母组成。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顷强、血压偏局。

6、杜仲降压片:由杜仲(炒)、益母草、夏枯草、黄芩、钩藤组成。补肾,平肝,清热。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