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指出有道之人需往低处走,你对此有何看法?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四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我 ...
-
老子心中理想的君王是怎样的?修道者如何向水学习?
此文承接(人性是善还是恶?"上善若水"的关键是什么?)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处众人之所恶. 水总是处在最下处,后面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q ...
-
《道德经·德经下》文言文注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一段: 大邦者下流,[ ...
-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 |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老子为尹喜讲道(资料图) 讲道地点:函谷关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一章 讲道方式:(主动性地)口授 听道人员:关令尹喜及属下 请看<道德经>第一章经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 ...
-
道德经:有道之人,外表看很平凡,内心的世界,普通人看不出来
<道德经>第六十章,我读过不少版本,白话文的翻译几乎都不合理. 尤其是"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很多人读不出其中的道. 这篇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大家解读. 1.做 ...
-
人往低处走
人往低处走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余闲子结合窗外的天气,以白居易的诗歌作为讲述老子<道德经>的开场白. "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 ...
-
人往低处走,低处也有风景
人往低处走,低处也有风景 作者:徐俊霞 1000元有1000元的过法,10000元有10000元的活法.这是我的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女友阳阳过日子的心得. 那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人如其名的小女人,在一家 ...
-
道德经日课008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多时候,人也要往低处走一走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
当“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走”,问怎么管理?
--管理的批判性思考 什么叫管理? 我比较欣赏<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的解释: "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王需重视擅长做某事的人,珍爱不擅长做某事的人
(一),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 ...
-
《道德经》第十五章 道隐没不现,有道之人深藏不露
(一),经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miǎo)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yǎn)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
-
读懂《道德经》第8章,领悟“水之美”,做个有道之人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大道,不是能够用语言精确形容的,就如庄子所说: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道不特指某一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有道之人必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不自夸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