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深夜被拜访,天大商机背后的秘密,终致与穆连成分道扬镳
1950年10月底的一个深夜,一辆黑色的福特汽车开进了吴敬中位于九龙的豪宅的大门,一时间整座宅子灯火通明。从车上下来一个身穿西服的男人,迅速地进入会客厅,车上下来的另两个中山装男人倚门而立。
伴随着紧张夹杂着兴奋且略带嘶哑的声音,那人一进门就说:“老吴,你知道吗?”睡眼惺忪的吴敬中顿时脑门紧锁,但随即又展开了一副笑容,“我已经不是系统里的人了,每晚睡个安稳觉是我现在最大的诉求,还希望赵站长不要总是搅人好梦。”

但是对方显然没有理会吴敬中这套外交辞令,而是接着说:“真被你猜准了,对面已经出兵朝鲜了。吴兄是怎么那么肯定对面会出兵的?可否透露一二?”
当年佛龛成功嵌入延安,使得吴敬中“一战成名”。所以赵站长认为吴敬中一定在对方核心层还布有棋子。吴敬中不管退出与否,在赵站长眼里,仍然是个宝贝。
但是吴敬中的回答却让赵站长出乎意料却又喜出望外。吴敬中淡淡地说:“我现在只是个商人,商人在商言商,香港从七月份到十月份,棉花、布匹、盘尼西林、机械、钢材等等从欧洲进口量是往期的几十倍,特别是棉花近乎上百倍。这些货转来转去,最终都到对面上岸了。以前对面进货啥时候要过那么多棉花啊?”
“传闻蒋总统当年北伐的时候,战争间隙收听沪市期货交易广播。这么看来搞政治也好搞情报也罢,都要懂生意啊。”赵站长低头看着桌上的茶杯默默地说道。
“可惜都是小生意,去年他们从对面运了那么多金条到台湾,金子是运到岛上了,可是民心却全丢在大陆了。他们真懂生意,这笔账他们算得过来吗?”
“吴兄这是责备蒋总统咯,也就是你现在敢说这话,那吴兄眼里真正的懂生意呢?”赵站长一本正经的脸色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岂敢,岂敢,就拿香港来说吧。这里不是台湾,有着天堑和重兵以及背后的美国。对面为什么收广东的时候一并收回去呢?这就是大生意。”吴敬中仍然保持着笑容。
“是的,论实力,论胆气,英国佬对面是不会怕的。去年4月长江里的紫石英号事件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赵站长非常认同吴敬中的分析。
“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扩展,以后美国的封锁会更严,而香港将会是对面的唯一对外买卖通道,所以我说这里有大生意可做。”按说此等商业机密吴敬中没有必要冒风险跟赵站长去讲,但是吴敬中接下来的一番话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
“前段时间,我去坚尼地台18号看了曾经的上海皇帝杜月笙,现在已经基本不太起得来床了,一家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可谓晚景凄凉啊。”
赵站长很清楚吴敬中这段话的同意,他知道吴敬中在暗示他要多考虑自己的后路,于是就驴下坡,“无论是做情报,还是做生意吴兄很在行。说实在的,吴兄曾经系统内的人,你现在的这份悠闲与坦荡我羡慕不来,不过在香港,力所能及的地方,吴兄的事就是小弟的事。 ”
“外道了,外道了,我吴某人在香港人生地不熟,万事还是需要赵站长周全。”然而即便吴敬中摆了很低的姿态,在赵站长眼里,吴敬中依然深不可测,简单想想,能在保密局系统内全身而退的能有几人?
两人聊至天已大亮,吴敬中留赵站长一起用完早餐,赵站长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离开时,吴敬中让人在赵站长福特车的后备箱里放了一幅吴道子的人物相粉本。
第二天,刚赶回日本大阪没几天的穆连成就收到了一个邀约其去香港的电报,穆连成犹豫了。
因为穆连成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美军庞大的后勤需求以及军火耗材即将拉动整个日本经济几何级地上台阶。他此次回日本,就是布局日本产业的,他赶紧到处买地皮建厂,增加产能,他相信不久后订单就会像雪片一样飘来。
虽然极不情愿,但是穆连成还是去了香港,因为各种关系,他实在无法开罪吴敬中,毕竟吴敬中虽说不在保密局了,但他和建丰同志的那层关系,谁又能说得准,以后又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做生意大家一团和气为妙。

在给穆连成接风的饭局上,在座的仅仅四人,穆连成发现这次坐在主位的并不是吴敬中,而是保密局的香港站的赵站长;下手位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吴敬中介绍道,这是小包先生,30岁刚出头,宁波人。吴敬中一句宁波人,让穆连成还是显得有些紧张,无论在情报系统里面的,还是商场上的,提到宁波人都会受到老头子的青睐,因此这可能是情治系统的内部局。
吴敬中看出了穆连成的焦虑,笑眯眯地开口道:“穆老板舟车劳顿,中午简单便餐。晚上丽池有个选美舞会。李老板约了几次,我一直说等穆老板过来再安排。”
穆连成对吴敬中打心底是佩服的,角色转变之快,以前在天津恨透了他的吃相。而如今一不在位,立马就对百般奉承,还把保密局赵站长搬出来,看样子此次定然是有求于自己了。
穆连成猜得没错,晚上的选美舞会上,当佳丽们一个个泳装出场的时候,穆连成好色的本性暴露无遗,眼睛都看直了,虽说在日本和台湾的风月场,穆连成也经历无数,但是丽池的创新,让穆连成大开眼界。
而就在这时,吴敬中悄悄地凑到了穆连成的耳边,“杜老板介绍了一个在九龙码头上帮人弄船的小包先生,我和赵站长打算入点股,不过说起来真正弄船,整个东南亚都得看你,所以还请你指导指导。”
听到小包先生只是和杜月笙有关,穆连成连头都没有转过来,他对吴敬中说道:“吴兄,我们是老熟人了,一起发过财,也一起顶过包。你要是真对生意感兴趣,跟兄弟我去日本,哪怕开个养鸡场都赚钱。我那个日本小舅子接了个美军军购单子,单就做B餐,你知道涉及多少品类吗?台湾的蔗糖、印尼的咖啡、澳大利亚的牛肉和乳酪、菲律宾的香烟,等等,原材料拉到日本去生产,直接卖给美军,这钱挣得不是更踏实么?在香港这个地方单纯做运输,赚的都是辛苦钱,跑远了一个浪头下来,最后血本无归不说,可能还会有杀头之祸。”

吴敬中顿时意识到,穆连成不但对香港的生意不感兴趣,而且开始有退出航运这种高风险行业的意思了。在这一年里,穆连成已经悄悄开始了转型。一直到多年后吴敬中自己在台湾办厂的时候,才懂得什么叫“产业链”。
吴敬中的热脸贴了穆连成的冷屁股,让吴敬中再一次见识到穆连成这种商人逐利的本质,没有是非观,没有民族大义。自己和他最终还不是一路人。在香港办航运不仅仅是发财,这里面多多少少还有吴敬中一点点的私心。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几年之后,那个宁波小伙终于还是把事给做成了。而这段时间余则成仍然老实地在大山里砍柴,因为毛人凤仍然紧盯着余则成的线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