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34)刘备积私忿而忘公义

(0)

相关推荐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二十三章:三国鼎立

    汉末州郡割据互相兼并的结果,成为魏蜀吴三国.魏国的始祖是曹操,但他自己并没有称皇帝. 曹操与文武大臣 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蜀国始祖是刘备,他是汉朝的宗亲:他当时做皇帝,自以为是继续东汉的 ...

  • 从曹丕拒绝刘备派人吊祭曹操,就可以看出他比曹操嫩多了

    曹操死后,刘备曾派人吊唁.此事在<三国志>正文中并无记载.在裴松之注释中,引用<魏书>和<典略>的相关记载,备注于刘备称帝之后.但这两个文献对曹丕的反应的记载完全相 ...

  • 夷陵之战明明是东吴赢了,为什么还是东吴先遣使请和?

    三国三国,之所以有意思就在于,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简单的敌我双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么当其中一方比较强势,击败了一方,另外一方就会有所动作.三国之间会相互牵制,而不会坐视其中某一方独大. 蜀汉从取得 ...

  • 如果关羽不死,孙权用关羽换荆州,刘备会换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回答之前,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孙权有没有不杀关羽的可能? 孙权在背后袭击关羽,这件事干得不怎么光彩,也有些冒险,但孙权还是干了,因为他分析了利弊,发现如果不干损失很大,而干了成功的 ...

  • 读通鉴(230)刘备着急称王

    读通鉴(230)凡人如何知道对方非凡人? 解读:人都有烦恼,而凡人的烦恼最为多,贤人知贤人所难,圣人才知圣人所惧,而凡人呢,最不知道天下非凡人的用心. 刘备和曹操大军相距,听闻曹操亲自带兵来汉中,大喜 ...

  • 读通鉴(227)刘备治蜀

    读通鉴(227)刘备治蜀 注:诸葛亮带张飞赵云入蜀,刘备集团里就只有留关羽守荆州,刘备对关羽的信任超过诸葛亮,关羽是一个战将,却非治理能臣,刘备的败局在于其没有太多的人可以用,或者有人却不能如曹操那样 ...

  • 读通鉴(221)刘备三顾茅芦 曹操怒杀孔融

    读通鉴(221)三顾茅芦 注:孙权.曹操.刘备三个重要的势力都看中了荆州,实际上天下人也知道,荆州重要,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刘表在当咸鱼. 荆州的龙虾很好吃,不知道这三个英雄是不是都喜欢麻辣口味的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三国】摔阿斗是假,护佑刘禅继位是真,几人读懂了刘备的父爱?

    这是船夫聊三国人物的第三篇,希望观点和角度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喜欢那就更好了,全文1900字,阅读可能需要3分钟. 在这个系列第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中,有读者留言:"既然刘玄德通过夷陵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