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往事:拾庄稼与看青

(0)

相关推荐

  • 【温柔雨丝】| 惠琴作品: 母亲留给我丰厚的"遗产"

      01 昨天晚上又梦到了母亲,梦境中我和母亲好像在一个公司上班,那天正遇公司給一个陌生地方搬东西,母亲背着一大包东西在茂密森林中的小路上稳健而快速地向上走着:我却吃力地抱着不及母亲一半的东西还在山角 ...

  • 看青人顾立旺(《渐行渐远的故乡》之四)

    看青人顾立旺 (<渐行渐远的故乡>之四) 文/康麸子 看青,在我的记忆中可是个好差事.看青人就像战争年代的侦察兵,有时猴在高树上瞭望,有时猫在庄稼地里潜伏,而且不用参加生产队记工员的点名, ...

  • 莫言母亲捡麦穗其实并不苦,真正经历苦难的人,都把故事埋在心底

    关于莫言讲的母亲捡麦穗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苦难. 不就挨一巴掌么,在农村比这不堪的事多了. 有一年大丰收,爷爷把收获的地瓜干分成两大堆,一堆留着吃,另一堆用来修门楼. 所谓门楼,就是农村的大门. ...

  • 《诗渡》||临屏诗赛《在田间》获奖作品

    全国首届"诗渡·海上云天杯"2020年度诗歌奖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详情请留意诗渡平台11月12日的发布. 刊名题字:桑恒昌   总第243期   主编:邓红琼 征稿启事 <诗 ...

  • 拾麦记

    今日芒种,俗话说"芒种一半茬."又到一年麦收最忙时,这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也是农民最繁忙.最辛劳的时节.为了夏收,为了夏粮颗粒还家,农村无闲人,男女老幼齐上阵,故有"五黄 ...

  • 由莫言麦穗之事,回想那些童年时的见闻

    我的家乡离莫言的老家,也就三四十里的路. 近来网上就有关莫言母亲与麦穗的事情,讨论得相当热火.本来不想说什么了,--有什么可说的,都是过去的事了.但看得多了,也就忍不住,不觉便提起了笔,想随便说点在那 ...

  • 乡土的味道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乡土的味道   文丨宁德华   摄影丨马学武 2020年8月24日,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

  • 写一首诗,悼念国士袁隆平

    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 ...

  • 60后农村人的记忆:拾粪,只为地里土壤肥活,庄稼长得壮硕

    粪,对于现在的农村年轻人来说,或者对于从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城里人来说,都是非常嫌弃的一种东西,但曾经,拾粪也是一种农活儿,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曾做过的事儿,就算是没做过,农村的60后.7 ...

  • 李翊君经典歌曲12首忆起当年无尽往事,重拾经典难忘金曲

    李翊君经典歌曲12首忆起当年无尽往事,重拾经典难忘金曲

  • 殷苑拾珍第二期:尘封的记忆--甲骨往事

    殷苑拾珍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 ...

  • 关城曾经的拾粪人(请在适当的时间鼓足勇气阅读完)

    本文是"大粪三部曲"或者叫"大粪套餐系列",通过"拾大粪,除毛子,晒大粪"这三个过程,让你了解关城老辈子人真实的.年轻人不理解的生活状态和场 ...

  • 11月下旬,弹指流年,冲不散前尘往事,几许痴念,重拾昔日深情的3大属相

    11月下旬,弹指流年,冲不散前尘往事,几许痴念,重拾昔日深情的生肖羊. 生肖羊的爱,是含蓄的,他们骨子里就是很容易害羞的孩子,感情里充满了羞涩与腼腆.所以,他们常常是羞于表达的人,一份深情,积攒在心间 ...

  • 吃饭的习惯———关城村往事系列(一)

       关城往事系列,讲述我们关城村过去的一些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真实的还原当时生活场景,让中老人年回味一下自己曾经的经历.让年轻人了解一下自己的长辈们在关城这方水土生活的真实状态. 今天的主题是&quo ...

  • 关城青年好榜样,拾到手机速还失主

        每年因各种原因丢失手机的可不少,且不说手机价值多少,首先是丢失手机带来的诸多不方便就令人头疼.大多数人还是没有云备份的习惯,手机丢失,亲友和客户的联系电话一会儿半会儿的且补录不全呢.有的珍贵照 ...

  • 杨澜访谈录 黄永玉2009 完整版:把往事都拾起来

    杨澜访谈录 黄永玉2009 完整版:把往事都拾起来

  • 散文||拾柴的往事

    拾柴的往事 天涯芳草||广东 每当黄昏到来的时候,我静静的走在村巷里,抬头仰望,偶尔看到袅袅的炊烟如浮云在头顶飘然而过,此时,我想起拾柴的往事.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柴草煮饭炒菜煮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