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9日原创微头条
《体育画报》这本书中说道:要想成为一个顶尖运动员,需要感知力,预判力和练习力三个条件。
在运动领域,顶尖运动员的感知力都是超级突出的。在任何一项运动项目中,顶尖运动员都可以从对手躯干的细微移动中,感知到下一步的走向。
然后提前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到达预定的位置。
大量的案例表明,顶尖运动员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和视觉信息,就能感知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并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提前做出有效的反应。
顶尖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还有一个差别,那就是预判力。感知会形成预判,而判断的结果是预判对手的行为和策略。
一般高手都有着超强的预判能力。在顶尖运动员的眼中,普通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都是透明的,而他们所做的动作却能让对手猜不透。
说道预判能力,我就想到了股票,长期做股票的专家,就有着很高的预判能力,他们一般都会在一个股票涨之前就进入,在跌之前就卖出。
这就是预判能力带来的结果。
而这种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会具有的,它是需要后天大量的实践和积累的。没有感知和预判能力的运动员,即便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很难在比赛中获取胜利的。
既然感知力和预判力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刻意的去训练。
假如几个运动员的基础条件都差不多,而有人最终成为了顶尖运动员,而有的人最终放弃,或者只成为了普通运动员。
其主要的差异就是感知力和预判力,而这两个能力是可以刻意训练的。能具有这两个能力的运动员那是因为他们还具有一种能力,那就是练习力。
要想提高感知力,需要进行组块化训练;而要提高预判能力,则需要进行足够多的实战经验。
组块化训练是在一项运动的规则范围内,把每一个动作都训练成肌肉记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其实都是由好几个动作组成的,要进行组块化训练,就是要把各个动作分开进行训练。
其中每一个动作都能让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省时间,最省体力和最正确的选择。
足够多的实战经验,是能让一个人收集到尽可能多的“行为模型”的。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点的是,不是所有的运动员在足够多的实战经验中都能收集到“行为模型”的。
这个需要有心,需要总结,需要思考,才有可能会形成系统模型。
当一个人的肌肉记忆日渐成熟,行为模型理解逐步深入系统化,他就可以借助快速的无意识行为,来识别对手的身体迹象和运动模式,达到准确的感知和预判能力了。
看《身体智商》这本书,开阔了我的认知,让我知道一个人表现在外的很多能力,原来也是可以通过了身体促使其改变的。
在我原来的认知中,要想改变自身的能力,只有心里改变,心里控制,现如今竟然发现还有身体。
今天我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利用身体如何让自己保持淡定?
在心里学中,淡定的描述叫做:中心状态。
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内心平静,不急不躁,知道自己现如今在做什么,也明白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不焦虑,不急躁,不慌乱,很稳,感觉胸有成竹。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进入到中心状态,保持镇静,稳定应对。
而这样的愿望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有的人能很快让自己进入到中心状态,而有的人则不能。
不能让自己进入到中心状态的人很多,我就是一个,今天后台咨询我的一个人也是。
不能进入中心状态的人做事就无法聚精会神,遇事焦虑不堪,和人相处很难做到平和,淡然。
他们表现出来就是急躁,很难静心去思考,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假如再管不住自己的嘴,说出去的话就会伤人,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心好,但人缘差。
他们也想做到淡定,可是就是很难做到。
我们观察那些能做到淡定的人,他们即便在遇到突发事件最初也会出现不淡定,但是,他们能做到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把各种不安转变成专注。
而不能找到自己中心状态的人,他们会任由不安的情绪在体内肆意妄为,不能专注做事,不能冷静思考。
《身体智商》这本书中给大家详细的叙述了保持淡定的中心状态的方法。
第一步是做准备。
不管你保持的是何种姿态,站姿坐姿亦或睡姿,都先让身体放松,从头到脚,从躯干到四肢,都得松弛、不紧绷。
如果是站姿,就让双脚站的位置和臀部呈一条直线;如果是坐姿,双脚不要翘二郎腿,而是让双脚稳稳地放在地面。
这样做是为下一步做主准备。
第二步是感受重力。
从物理位置来说,中心状态在身体上是有标定的。它处于我们肚脐的正下方,在身体纵向平均分割线和横向平均分割线的交点处。
把注意力集中在物理中心位置上,即肚脐眼下方。然后保持那个位置不动,左右晃动身体感受重力对身体的牵制作用。
你对那个位置的感受越强烈,你进入中心状态的时间就会越短。
第三步是气沉丹田。
尝试吸一口气,把这口气直接沉到肚脐下方的中心位置。很多人通过练习,只需一次吸气,就能让自己进入中心状态。
或者,你也可以想象那里有个网球大的区域,你的每一次吸气就是要把那个网球充满。
在一呼一吸之间,你会发现自己变得非常专注。同时,丹田呼吸可以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让人耳聪目明。
看完一上三步,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我在无法集中注意力,急躁,焦虑的时候就会尝试着去做,确实很有效果。
爱情是否可以超越亲情?
可以。也不可以。
说可以的那是因为爱情足够温暖,就像我很久之前认识的一个女的说到:她觉得结婚后她确实比起以前幸福。
《上阳赋》中上阳郡主和萧綦在一起的婚姻生活,比起原生家庭中虽然物质不够丰富,
可是情感上是要幸福得多。用上阳郡主的话说:和你在一起的日子,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安稳。
和萧綦在一起首先非常有安全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萧綦都能解救她于危难之中。
其次萧綦对她一心一意。父亲做事会权衡利弊,而萧綦对待上阳郡主则不是。
而是那种同生共死,是那种当日如是,此生如是的关系。
爱情在此时超越了亲情。萧綦对待上阳郡主的感情是单纯的,没有把她当做棋子。
回答不可以的,一般就是婚姻生活过得不好的。
伴侣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代替不了父母亲情在心中所处的位置。
婚姻中不和睦的夫妻是可以做到分手后如同仇人的,而亲情大概率上不可能做到那一步。
现实生活中有人生病没钱看病时,父母可以倾其所有,而伴侣则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