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和黄元吉注道德经江海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0)

相关推荐

  • 解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善下不争

    解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照心海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海纳百川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 以其无争,故 ...

  • 《道德经》六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继续老子宣说&quo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66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 ...

  •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

  •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下卷→吕祖五篇注

    <吕祖五篇注>,清·傅佥铨释.傅氏选取吕洞宾的<黄鹤赋>.<百句章>.<真经歌>.<鼎器歌>.<采金歌>五篇作疏释.疏释原文做得 ...

  • 黄元吉注道德经(一)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 ...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这几次的连续章节,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老子在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告诫统治者应该怎样怎样,本章也是. 先贴下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将欲取天下第二十九

    昨天 上一章讲,圣人笃守常德,虽然朴散为器而应物无穷,却又大制不割,因此能为天下王.本章接着从反面讲,如果把天下当做"器物",以人智去巧取,那是不可能得逞的.   道篇的第二十九章 ...

  • 道德经详注第六十九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 王弼注: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 今译:士,是兵的统帅.使用武力是崇尚侵犯别人的. 原文:善战者不怒, 王弼注: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 今译:跟随而不争先,回应而不先 ...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子卿说(一)

    子卿说--道(道路:水流通行之途径:方向,方法,道理:道德:学术或宗教之思想体系:属于道教者,道教徒: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行政区域名:说:用语言表示情意:以为,认为)者,万(数目,十个千:比喻很多,极 ...

  •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哀者胜矣》悟读述杂【69】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哀者胜矣》悟读述杂【69】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悟读述杂【64】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悟读述杂【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