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0)

相关推荐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心这个主宰在思考,思考就能有所得,不思考就不能有所得. 赏析 这是孟子谈用心思考重要性的一句话. 孟子弟子公都子问:都是人, 为什么无私的人是君子,自私的人是小 ...

  • 呻吟语卷一之 礼集 [性命、存心、倫理、谈道]

    转:做人谷的博客 呻吟语卷一之性命  正命者,完卻正理,全卻初氣,未嘗以我害之,雖桎梏而死,不害其為正命.若初氣所鑿喪,正理不完,即正寢告終,恐非正命也. 德性以收斂沉著為第一,收斂沉著中,又以精明平 ...

  • []《卷上·徐爱录》身之主宰便是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仍然讲<传习录·上卷>,有一段涉及到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问题.我们总体上说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朱熹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意义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原来也讲到过,在朱熹那里的格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九:禹稷颜回同道

    [原文] 禹.稷当平世(平世:承平有道的时代),三过其门而不入(本指大禹治水时的勤于国政.稷并无三过其门而不入之事,此乃古人行文时连类而及),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三十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诸侯建国,要立坛以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次之,君为轻.是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二十九:因材施教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君子用来教导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如时雨化之者(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草木的.化,化育,变化成长),有成德者(有成就其本有之德性的.指依据其本有之德性来教导他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十九: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原文] 陈臻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②一百③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④,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五十: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原文] 孟子曰:"伯夷(商末孤竹国君的长子.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武王得天下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八:五圣之德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旨酒:美酒.旨,甘美),而好善言.汤执中(执中:执守中正之道,无过无不及),立贤无方(举拔贤才,不论其出身品类.方,品类).文王视民如伤(视民如伤:民已安足,觉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七:知人论世

    [原文] 孟子谓万章(万章:孟子的学生,齐国人)曰:"一乡之善士(善士:修德有成的人),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六:上恤下亲

    [原文] 邹与鲁哄(邹国与鲁国交战.哄,争吵,冲突,交战).穆公(邹穆公)问曰:"吾有司(有司:指官吏)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但是民众没有人为他们而死."莫之死",&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五:不为与不能(节选)

    [原文] ( 孟子)曰:"有复(复: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百钧:三千斤,极言其至重难举.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