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中国学问的最重要部分和最主要中心

(0)

相关推荐

  • 清华简的独特性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学校迅即成立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校内外的科研力量,从事这批竹简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清华简的特点 ...

  • 影响中国与世界文明进程的顶级巨人 | 人物谱系

    多数人跟随历史,少数人创造历史,多数人总被少数人代表为先进.中国有十四亿人,可从古至今,改变中华文明进程并在未来仍有巨大影响力的顶级人物却只有区区五人,他们是超越时空的英雄. 第一位是大禹.有人说大禹 ...

  • 读懂中国,必先读懂中国儒学

    很多国人对儒学或追捧,或批判,都是把儒学当作铁板一块,一概而论. 其实,发展了三千年的儒学,本身有着漫长的变化轨迹,坚实的经济社会背景支撑,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复杂的思想流派. 在发展的过程中,儒学吸 ...

  • 钱穆:中国学问的最重要部分和最主要中心

    中国学问的最重要部分和最主要中心 经学向认为是中国学术中最先起而又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但经学只指对于中国古代相传几部经书之特有研究而言. 中国古代经籍,最先分为<诗>.<书>. ...

  • 钱穆:做学问的三个阶段六种功夫,读后受益非浅!

    一 我今天的题目是: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学问"二字,本应作动词讲.今试问我们向哪个人去学?向哪个人去问?又学些什么与问些什么?此应在外面有一对象.因此做学问同时必有两方面. ...

  • 钱穆:中国人学文学,是学做人的大道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 ...

  • 钱穆: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

    中山国学堂  2021-04-05  . 做学问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功力".智慧与功力,二者须循环相辅前进. 本文来源:<中国学术通义>,台 ...

  • 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今天所讲的题目,在我平日上课时,也常讲及,并非有什么新意见.只因近两年来我上课较少,且以前所讲多是零碎穿插,今次稍为作成系统,此可谓是我自己做学问的方法论,但大部分亦是古人治学之经验. 一 做学问第一 ...

  • 钱穆:中国文化最伟大处是帮人做个高境界的人!

    究竟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哪里? 前几年曾有人提起此语问我,我总回答说:"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它的道德精神".但现在,我觉得此话不够鲜明:我想:中国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处乃在其能着重学做人, ...

  • 钱穆:中国的国都,决不可设在江南,这是为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是无数人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他们也为风景秀丽的江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他们的诗里,江南总是被赋予了一种十分旖旎的色彩,在江南,仿佛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 ...

  • 钱穆:中国应该向西北前进

    随着天安门前二十八枚礼花的奏响,中华民族无产阶级的人们终于摆脱了封建和压迫的镣铐,走向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生活. 而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初,一个名叫钱穆的学者发表了关于未来国都选址的看法,他认为我国的国都 ...

  • 钱穆毕生从事学问,由小学老师开启

             钱穆10岁时,入果育学校初级小学一年级.果育学校是华鸿模为造福桑梓而办,所聘请的老师有特别突出的人士.钱伯圭就是一位.     钱伯圭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