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人家(二十六)
相关推荐
-
走不出去的麦田
在广袤的鲁北平原上,有一个不足三百人的小村,东西长.南北短,村东紧邻着247省道.村里所有的男人都是一个姓氏,男孩一降生就有人喊爷爷.据传五百年前,有亲弟兄三个落户至此,开荒垦田,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二 ...
-
记忆中的粪箕、簸箕哪去了?
灵璧记忆 频临失传的传统柳编技艺 文 / 邱德龙 在紧临风光秀丽的新阳河岸畔有两个古老的小村落,说是两个村落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庄住着的张李两姓居民,那就是现在的游集镇邱楼行政村辖下的第十五村民组. ...
-
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那是八零年的事,这一天,公社新来一个书记,他下乡检查工作,这时,稻粒已经发黄,各个生产队都在准备秋收,他发现一个生产队场上还在给麦子脱粒.通过了解,这个生产队有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队长长期身体不好, ...
-
分田记
分田记 ◇郭文华 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时候,我还在上学,但我们小孩子对土地的那份渴盼,对吃饱肚子,不再忍饥挨饿的那份追求,甚至比大人更甚.那时在家里总能听到欢乐的笑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总能看到人们脸上洋溢 ...
-
黄海水珠:知青岁月之房东
知青岁月之房东 江苏 黄海水珠 因我纯属在原来代课的公社被公社妇女主任挽留,而单独下放插队,如若按照街道分配,我应与我的同学们一起,集体下放到边远山区的一个公社饲养场.那么,这样一来,只好有公社妇女主 ...
-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编者按:本文选自于信阳市政协文史委编写的<我的知青岁月>,主 ...
-
花善祥 | 送粮趣事(的确有趣,但可能是“丑事”)
[往期回读] 粥香十里 奶奶的草窝 傻子的弹弓 我的老祖母 难忘的弯腰 大美空中月色 被遗忘的哑巴 难忘那雪花菜 杨树庄红疯子 那天我像孩子 杨老汉白果树 送 ...
-
就地过年
2021年,"就地过年"居然成了时髦的名词. 尽管据我的目测,今年回乡的人并不比往年少,如果不是更多的话. 1月28号,不管火车汽车挤不挤,春运还是如期而至.不巧,黄浦区的状况只出 ...
-
真的很怀念五十年前我们村上的那几个村干部...
真的很怀念五十年前我们村上的那几个村干部! 那时,不叫村,叫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设的,不叫居民组,叫生产队.生产大队的上一级,也不叫乡镇.而是叫公社. 那时,我们那个大队领导,有大队书记和队长还有会计 ...
-
【乡土文学】龙川河||勤劳人家最美
勤劳人家最美 renqingmei 文/龙川河 每当我想起甘肃漳县的老家,总会眼前浮现出哥哥晋朝元的影子.朝元哥其实是三大伯家的上门女婿,他的家就在生产大队的另一个自然村的生产小队,由于家里兄弟多,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