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天地】访寒山石舍和明岩寺


本木匠试作浅释,恐难尽其万一,列位姑妄听之。
久慕后岸村,今日方成行。
驱车二百里,骤雨时阻程。
天公留美意,向晚且放晴。
后岸村位于天台县,离宁海县城100千米。诗云“二百里”乃一实数。

何处绝尘土,敢问寒山僧。传世诗三百,
常将竖岩称。

此处似与外界相隔,绝世尘埃。因唐代著名高僧寒山子曾隐居于此,且有传世诗作三百首,犹如此处特有的竖岩一般,彪炳千古。
亲临烟霞地,佳色令我惊。
山水无奇险,入目皆画屏。
东南碧空出,岩岫薄雾轻。
千亩平野阔,一带曲流清。
百草正郁郁,万木自青青。
双村瓦房净,世代勤耘耕。
鸡啼桃园里,时闻两三声。
林鸟响啁啾,田蛙吹鼓鸣。
满池荷花开,红粉点翠茎。
沿垄蒿菣老,娟娟有素荣。
筑篱护稼穑,开町通纵横。
列位可识得 菣 为何物,此乃做青麻糍用的青字的古老正宗写法。相见恨晚,不由得对宁海话更加崇拜。




随诗进入云雾飘渺的烟霞仙境,美不胜收。其中“千亩平野阔, 一带曲流清。 百草正郁郁, 万木自青青。”对仗工整,颇见月下女士功力。
路尽巨岩下,赫然石室迎。卜居三十载,
寒山千古名。乍访隋代刹, 静修天然庭。
寂寂无人迹,四时天籁听。夏虫冬寒苦,
饥餐藜藿羹。宝书独相伴,夜深月为灯。
逍遥俗尘外,更友拾得卿。世人安可知,
神仙喜乐心。

卜居:择而居之。
隋代刹:驰名中外的天台国清寺。
藜藿:指粗劣的汤羹。
拾得:这拾得是个奇僧,原来确是国清寺诗僧丰干从路上拾来的,他们同寒山结为莫逆之交,世称“三贤”。
日沉返逆旅,白鹭归旧林。斜晖照重壁,
倒影何虚明。再读寒山句,其景犹可寻。
从此别纷扰,长做后岸人。
逆旅:旅馆。
虚明:空明,清澈明亮




朝赴明岩寺, 绕过寒石山。 五代后周建,
今人复添砖。

遥想李唐后,
乱世问桃源。
误入幽谷里,
岂知有洞天。
松柏石罅立,
楼阁穴中含。
碧天束成线 ,
晶瀑飞作帘。
遮道绿藤古,
隑崖巨石巉。
此处半日坐 ,
凡身可参禅。
耳闻滴水音 ,
心生白玉莲。

罅:缝隙。宁海话读作“哈”。石头罅,刺蓬罅。
隑:宁海话倚靠“隑墙壁”。列位为宁海话鼓掌吧!
“ 碧天束成线, 晶瀑飞作帘。 遮道绿藤古, 隑崖巨石巉。”又两联佳对。蓝天被两边的山石挤成了一条线,描写得真形象,不落俗套。
就凭“菣,隑,罅”三个字,不是宁海人是写不出这两首诗的。

欲隐云深处, 悄然忘忧烦。

诗文|月下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