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悟读【441】

(0)

相关推荐

  • 孔子论语: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人

    孔子论语第三句: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人 孔子说, 花言巧语, 伪装出和善的面孔, 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巧言令色就是花言巧语, 是带着迷惑.取悦的行 ...

  • 论语庄子名言1000字[五篇材料]

    第一篇:论语庄子名言1000字 論語莊子名言1000字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禮之用,和為貴.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非其鬼而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君子将心安在仁德大道上,忧思自己的言行能否让仁德彰显,从而守着仁义中道的原则,以道义来裁量自心 ...

  • 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四)

    一原文里仁第四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试解]孔老师说:"君子的涵养和能力,不是通过夸夸其谈表现出来的,也不是过分谨慎,缩手缩脚,什么都不敢做就能获得的 ...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五)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05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 ...

  • 素说论语:为政篇(10)

    一原文为政第二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试解]孔老师:"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当下的言和行,观察他的动机能否以仁德为依据,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

  • 论语:德不孤必有邻(4-25)

    本篇<里仁>主要讲仁,勉励人修身进德.首章就讲"里仁为美",择仁而居,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德行修为.如果自身德行修为得到提高,自然就会有具备仁德的人与之择邻而处. 子曰: ...

  • 视频·每日读论语阳货17.17巧言令色鲜矣仁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阳货17.17巧言令色鲜矣仁 [原文]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人生最难是从容——《论语》悟读【337】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从容.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 ...

  •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长征气概千秋敬,仁德家邦万代崇.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家臣)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

  • 漫漫红尘人为先——《论语》悟读【336】

    红尘漫漫,为人是先.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章: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楚国的令尹,名申,字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