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大历诗风》写作记
相关推荐
-
马东瑶:宋诗屡被误解的美
世人对宋诗误解颇多.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皆为一代之文学.他是从文体更替创新的角度提出,世人此后却习惯于"唐诗宋词"并举,将之作为这两个 ...
-
中国复古诗学文学退化史观的美学审视
一 问题的导入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郁积着浓厚的复古情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不大愿意正视.较少集中探讨这一不太"革命".有违"进化"的思想遗产. 孔子曰:&qu ...
-
李亚峰|谁是诗坛都头领:从晚清诗坛人物评点看诗史叙事建构
按:本文的推送已征得作者同意,原载<文学评论>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此据作者提供word排版,引用请以刊物为准. 摘要:诗坛人物评点,是传统诗歌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晚清诗歌研究的三位 ...
-
彝族汉语诗歌何以可能?!
阿牛静木:<夜行者>主编,著有<根性诗歌写作理论一阿牛静木文论集><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诗赏析>等. 彝族汉诗或一份提纲(增补) 什么是彝族汉语诗歌?有什么特点 ...
-
赵昌平的唐诗研究 陈尚君
. 赵昌平的唐诗研究 陈尚君 . 我推测,<唐诗三百首新编>的注评几乎全部为昌平所执笔,马茂元先生增订本<唐诗选>中的总评为昌平写出,更合适的理解是马先生的晚年见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 | 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
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 蒋 寅 内容提要:从男性心理及其艺术表现范式演进的角度考察悼亡诗,可以发现悼亡诗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至西晋潘岳的<悼亡诗>始确定悼亡诗的特定内涵,即专门用 ...
-
蒋寅|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读龚自珍《咏史》
咏史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 ...
-
蒋寅|再论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上)
一.清初宋诗风之兴起 论及王渔洋诗学,谁都会注意到俞兆晟<渔洋诗话>序所述渔洋晚年对平生论诗经历的回顾: 少年初筮仕时,唯务博综该洽,以求兼长.文章江左,烟月扬州,人海花场,比肩接迹,入吾 ...
-
蒋寅|再论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下)
三.宋诗风之高扬 王渔洋任扬州推官五年间,不仅取得骄人的创作成绩,还利用自己的家世背景和政治地位,积极结交江南遗民诗人,赢得这一群体的赞誉,隐然树立起新一 ...
-
蒋寅|《文选》学的深化——胡大雷《文选诗研究》略评
在古典文学中,汉魏六朝是众所公认的重要时期.古典文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理论发生变革,产生飞跃,文学表现的视野大大开阔,艺术技巧极大地进步,文体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这是一个蜕变和创生的时代,它孕育了中国 ...
-
蒋寅|触摸文学理论的生命之本——胡大雷《〈文心雕龙〉批评学》小引
批评之成为学问,似乎到九十年代才为国内学术界意识到,若干批评学概论著作继踵问世,但较文学原理著作已太晚而且太少了.究其原因,难道是中国缺乏文学批评的传统吗?倒也不然.在中国古代,对文学批评的重视.批评 ...
-
【司南经验帖】 7 月二战湖大学科英语上岸记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本人本科湖南普通二本,一战浙师大,二战 7 月份决定考湖大,在本科学校附近租房子考研.初试分数 403初试考完以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什么都不想做,也没想过要写下自己的心得,玩 ...
-
人像摄影人像裁剪5大要点一定要记牢!裁不好就浪费了一张好照片
人像摄影人像裁剪5大要点一定要记牢!裁不好就浪费了一张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