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理念、形式与指标
相关推荐
-
从课程思政到三全育人
望着眼前学生们投入的神情,戴文俊觉得自己比5年前拿到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时,更像一名教师了.这是今年北京联合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的决赛赛场,艺术学院的一节中国绘画技法的专业课,学科带头人 ...
-
IBPYP课程如何评估?--评估的目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今天要啃硬骨头了. 前面与大家分享了我对超学科课程的一些学习心得,可能家长们会说,这个课程看起来很好,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发展孩子的综合技能.可是,这些隐性的品质很难考察,我们怎么才 ...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管理
幸坤珍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新教材在我校的实施,对我校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难度. 一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不具有准确的可测量性和可评估性.教育结果由过去的可量化的分数.升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教学大纲的制度设计与理念
文/孙嘉明 教学制度是高校培养学生之根本,也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准则之准绳.良好的教学制度,不仅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同时也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本人分别在中国高校和美国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各有十数年之久.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教授的“办公室文化”与大学精神
文/孙嘉明 美国高校无论是哪一类职称的教授,都有自己个人的办公室.办公室是教师科研.备课.休息.与学生面谈的必备场所,也是教授个人的文化背景.修养.习性等个性化的载体.如果你走进任何一位教授的办公室,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多元文化生态”面面观
文/孙嘉明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有上百万的移民进入美国.根据皮尤中心早年曾发布的一份<全球移民和汇款模式的改变>报告显示,美国居住的移民人数曾在20年间翻了一倍,达4600万,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全方位师资培训”制度与运作
文/孙嘉明 美国高校总体上来说,虽然没有统一的"高校师资培训"教材和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但各个高校和校区系统(指有总部和分支校园的大学群)都对自己本校或本系统的教师进行经常性.规 ...
-
海外校园观察 | 美国高校是如何激励私人捐赠的?
文/孙嘉明 十几年前,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后,便获得了在南方达拉斯某所州立大学的教职.次年,我在芝加哥母校校友会的工作人员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并约时来到我所在的大学与我见面.那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一手提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应对疫情的“虚拟课程” (Virtual Courses)
文/孙嘉明 三月初的春假期间,突接获学校通知,由于全球瘟疫大流行,春假结束后的课程全部改由网络授课.校长马克·鲁丁(Mark Rudin) 2020年3月14日在给全校教师的电子邮件中说到: &quo ...
-
海外校园观察|学生社团、协会和教育生态中的“全人发展“理念
文/孙嘉明 去年春季学期快要结束前的几天,我收到了校内某学生发给我的电子邮件,其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孙教授,我很高兴地通知您,由"全国领导能力与成功协会"的学生会员提名 ...
-
海外校园观察|课余打工: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预修课”
文/孙嘉明 在我所居住的大学城里,每当我去附近超市购买食品,总可以遇见几位我的学生在那里打工,或者是做收银员,或者是当搬运工.在夏天,当我家前院草地长得较高时,也会有大学生开车过来敲门,问是否需要为你 ...
-
海外校园观察|美国大学生“理想伴侣”课堂小调查
文/孙嘉明 "理想伴侣"是一种恋爱婚姻的价值观,它体现了人们在恋爱婚姻选择上的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它就不是简单的男女两个人在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