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十六集

(0)

相关推荐

  • 冰箱不制冷、盒饭闯大祸,记K67次列车01年集体食物中毒一般事故

    参考资料:成都铁路局客运处编<1980年以来铁路客运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北京西站站房 2001年7月2日16时37分,一列旅客列车在配属于北京铁路局北京西机务段的韶山9G型电力机车的牵引下 ...

  • 1959年,沈阳至北京的12次列车突然失踪,47名乘务员拯救千人性命

    1959年7月22日,海外一家广播公司公布了一条让人惊悚不已的消息--由沈阳开往北京的12次列车上,600多名乘客全部遇难. 而彼时这条消息,我们甚至无法辩驳,因为自7月22日凌晨,这趟列车就已经失联 ...

  • 春运里的一分钟

    每名列车长在车门口 帮扶旅客5人次 春运里的一分钟 列车长在车厢巡视 行走82步 走过2节车厢 随时解决旅客的困难 春运里的一分钟 列车长要在30秒内 按照标准用语说22个字 与司机联控关闭车门 保障 ...

  • 英雄列车,欢迎回家,记2008年T14/11次列车的北上路程

    #2021开年演讲# 参考资料:道客巴巴:<非常"大摆渡">:工人日报:沈阳铁路局沈阳客运段T12次列车迎战冰雪服务旅客纪实:京华时报:T12次受困京广线6昼夜 乘务员 ...

  • 列车救护:《特快列车上的女知青》

    ​     作者:张大鹏 今年8月1日12点10分,T176列车由青海省西宁火车站缓缓驶岀站台飞驰向前!车厢内空调送来宜人的清凉,一阵阵轻音乐飘然入耳.刚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轻音乐戛然而止,传来的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三集

    回家(三) "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在八棵树广播站有线广播网一经宣读,立刻就有一些大队青年点的同学,开始作出支持的响应. 很快,我们大队也有人贴出了拥护的标语. 根据倡议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四集

    回家(四) 宫家堡子虽然是一个生产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屯. 村子里只有唯一的一条从北向南,勉强能走一挂马车的土路.路东最北面只有三户人家. 再往南行,剩下的十几户人家都住在路西.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五集

    回家(五) 陡峭斜坡面大石板上的积雪冰寒刺骨,抠在雪里的十指渐渐地失去了知觉,我们机械的向斜坡下移动着. 抢着的冰雪顺着掀起的上衣,灌进了肚子和胸部,也不敢腾出手来清理清理.终于,我们手脚并用,两个人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六集

    回家(六) 因为,从八棵树开往开原的长途客车,如果提前坐满了旅客,长途客车的司机就可以提前发车.为此,同学们立刻加快了脚步,向八棵树方向急冲冲地赶去. 出了夏家村,一直向南走就来到了大清河.冬天的清河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七集

    回家(七) 八棵树镇上,当年只有两家国营饭店:一个在八棵树镇的中间,在靠近八棵树公社政府所在地的地方:另一个在八棵树镇的最西头. 当时,每家饭店里都排满了饥饿的准备回家的知青:我们走完了这两家饭店后,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八集

    回家(八) 原来这个农村的小伙子,去年腊月在开原县城西面的乡里,和一个姑娘新订的婚. 小两口情投意合,讲好今年正月初一去准老丈人串门,没想到和我们一样没上去汽车.又怕未婚妻有想法,也决心步行赶去开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