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专业素质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目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欠缺或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手段落后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

1.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欠缺,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主要归因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专业责任感不强.“自我更新”的意识淡薄。一是原理规则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更新;二是不善于或不主动积极地积累大量的专业案例知识和可供借鉴、反思的实践案例;三是策略性知识欠缺。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规则.不能高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四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学科教师.不具备相当水平的当代科学和人文基本知识。新课程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这必然要求教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新课程还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很有必要。

2.教师的常规性的技能基本过关。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实行。而特殊的技能,尤其是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实施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能力及多媒体的运用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等则明显不足。

二、教师的专业态度有待提升

专业态度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和判断.主要包括专业信念、专业情操和专业自我。

1.专业信念上.教师的专业信念淡漠。相当一部分教师大都不注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的构建。对教育教学没有或很少提出过自己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观点与看法.对诸多的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随波逐流,即不作自我选择、认可与确信。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部分教师缺乏摒弃传统观念中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东西的意识和勇气.很少有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信念体系。

2.专业情操上。教师的专业情操弱化。由于社会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效应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教师地位事实上的偏低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丧失了光荣感、自豪感和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也相应降低。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1.中学教师队伍素质从源头上衰减。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类院校教育专业的相对较少;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从教。存在“三流考生上师范”和部分师范院校优秀生源不愿做教师的现状。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迫于“应试教育”的社会压力.在师资的引进和培育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升学考试科目上.而对于副课教师师资建设不力的局面或视而不见,或漠然处之。部分城镇学校仍存在兼职教师和非专业教师,农村学校更为突出。

3.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上.以务实的态度.得力的措施积极推进主课、应考科目教师骨干培育,如鼓励深造、外出学习、参与高一级教师培训、晋级评优时的倾斜等。培养出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学科带头人。以此拉动了这些学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反地.中学副课教师特别是音体美、政史地教师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四、评价方式有待转变

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评价。一般是依据预定的条文.统一对教师进行检查、评估、打分,再按照分数高低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对被评教师区分优劣、分出等级.并做出解聘、降级、晋级、加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往往把评价作为奖励、表扬或惩处教师的一种手段,它是面向过去的.只强调学校当前目标的实现。着眼于教师个人过去的局部的工作表现;在评价组织上。往往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师,也不能面向全体教师。不具备发展性:它忽视了教师自我创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0)

相关推荐

  • 浅谈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对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积极进行中."课程思政"内容不仅要聚焦理想信念,还包括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等内容.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融 ...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口号响彻全国,一些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了,但也有教师无动于衷,甚至还出现"不愿发展"的情况,为何会这样呢? 反思一下我们周边教师的生存状态:教育竞争激烈,社会.学 ...

  • 加强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工程.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也指 ...

  • 以案例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哈佛大学先后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并应用于法学和医学的教育当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功.1908年,随着哈佛商学院的成立,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100年之后的今天,案例教学已 ...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大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很多. 归总起来,不外乎"三靠" ...

  • 以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系统性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树良好的教师形象,我们在教师中扎扎实实地开展了" ...

  •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撑.广大一线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 ...

  • 第1358篇:“三省”之高质量课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学习心得

    "三省"之高质量课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学习心得 2021年5月7日,笔者有幸作为集团成员学校教师参加中山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首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并观摩了八年级课文<在长江源 ...

  • 新视域下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q ...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大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很多. 归总起来,不外乎"三靠" ...

  • 【赋能成长】实施“3 ”研修模式,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实施"3 "研修模式,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 藏书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研修班开班仪式 新/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