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的背后

我经常听到别人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没的选啊”。

不止是别人,有时候自己都难免陷入这样无解的困境当中。

后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关于选择的问题。

我觉得我可能看到了一点真相。

选择有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这种区分很关键。

我们很多人,或者说我们很多时候说的没有选择,都是没有主动选择权。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被动选择。

有一种被动选择是这样的:

明明这些事情是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的,也就是说不是因我而起的,但是偏偏要我来承担选择的结果。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很好的朋友,突然找你借钱,你可能有能力借但是意愿上不想,也可能你真的手头上没有,于是你让朋友找你帮忙的那份心落空了,虽然你问心无愧,但是在你心里会有一种歉意。甚至于你们之间,总归从此有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再比如,亲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人情上的,有时候很难说清楚到底选择权在哪里。

看起来那个最后决定“点头”或者“同意”的人占有绝对的主动权,然而,恰恰是这个承担决策的人,才需要对最终的后果负责。

这大概也是我们很多人宁愿被动选择,不愿意主动承担的原因。

还有一种其实是主动的选择,也会称之为“没有选择”:

因为做选择的人,明明自己也知道那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是一条不归路,但是因为受限于我们自身的惯性使然,这种惯性很多是一种天然不想改变的心理,也是因为我们没有破釜沉舟重新来过的勇气,再加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考量,我们做了选择,但是羞于承认那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比如家里有个赌徒,同时这个赌徒身边还有一个终其一生为其提供赌资的人;再比如有一个面前彩旗飘飘的浪荡子,偏偏身边有一个死守着不离不弃的陪伴。

她们都会将这些解释为命运,孽缘,仿佛冥冥之中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导致我们只能一直饮鸩止渴地继续下去。

我们不想承认这样的选择,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本心,却无比坚固地存在和左右着我们的言行,是因为这份选择背后的原因,连给自己一个交代都很难。

还有一种选择,是很久以前就选择了,只是过程中却忘记了那是自己的选择,“不忘初心”大概就是专门针对这种选择遗忘症的。

因此,我的结论是:

一个人永远不会没的选,而当下就是你选择的结果。

选择了就代表了你的得失清楚,选择了不抱怨,就是最好的局面。

现实生活中,主动选择通常需要一个人有非常强烈的自我,非常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有一种非此不可的执着。

主动选择的结果,有时候看起来特别的鲜血淋漓,结果上也仿佛是两败俱伤,这也恰恰是主动选择并不多见的缘故。

因为主动的选择看起来有点像自讨苦吃,结果有时候看起来远不如顺其自然显得和谐。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你的选择究竟为谁获利?

我们通常所说的委屈求全,那个被成全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周遭。

而主动选择,一定是为自己而做的,即使结果不好,现实多艰难,但是,好像会有一种内在的轻松,这份轻松来自于:

我是为自己而活的!虽死无憾!

其实人生就是一系列选择构成的结果,没有勇气选择,也就没有勇气接受选择后的局面,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困境。

因此,我想我需要教会我的孩子,人生的最重要课题,就是:勇于做选择!

(图片均是借用各种群分享,都是一群爱分享又爱生活的好同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