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赤小豆祛湿?不过是不良商人,昧良心的勾当而已,只有脑袋进水的人,才会相信!”
在机场偶遇石学敏院士,他说:“薏苡仁、赤小豆祛湿?不过是不良商人,昧良心的勾当而已,只有脑袋进水的人,才会相信!”
我说,“你这不是惹众怒吗?这可是很多人祛湿的法子。”
他说,“中国14亿人,都抬不起中医,你知道为啥吗?”
我说,“见效慢。”
他说,“非也,而是中医面对一些质疑,不作为,不敢发声,就像薏苡仁、赤小豆祛湿。”
我说,“能具体说一下吗?”
他说,“虽然说,90%的人得湿气,在脏腑皮肤之间,如果脾气健旺,能够运化水谷,上输于肺,下输膀胱,就不可能有湿气,但是,湿气可不仅仅只在,脏腑皮肤之间。”
我说,“还能在哪?”
他说,“如果湿气在皮肤,当用解表法,就像空气潮湿,下一场雨就不湿了。水湿在肠胃,当用攻下法,就像沟渠中有水,排空就好了。”
我说,“那如果湿气在肌肤筋骨,或者是小腹膀胱呢?”
他说,“如果是在肌肤筋骨之间的话,那就得温经,因为潮湿的地方,是不是被太阳一晒,很快就干了?如果是在脏腑肌肤之间的话,健脾燥湿,在小腹膀胱之间,就得渗泄。”
我说,“为啥是渗泄?”
他说,“就像水漫沟渠,必须疏通阻塞之处,水才能流走,还有,如果单纯在皮肤的话,得风药胜湿,现在你觉得,薏苡仁、赤小豆祛湿,还是对的吗?”
我说,“不对,薏苡仁、赤小豆淡渗利湿,引气机向下,反而不利于脾气上升,对于在脏腑皮肤之间的,该健脾燥湿才对,那你平时是咋祛湿的?”
他说,“老姜,艾草,益母草,桑枝、当归、丹参,红花等28味,放在锅里面煮5分钟,把煮好的水,倒在脚盆里,加一些温水,泡半小时。”
我说,“《金贵要略》中,有那么多祛湿汤药,你咋不用,整这么个玩意儿。”
他说,“汤药你没发现一个问题吗?”
我说,“啥问题?”
他说,“里面用到的,都是非常苦的药,又苦又寒的东西,一定会伤害脾胃的,所以,汤药并非最佳,这就像来北京,既然高铁晚点了,那我可以坐飞机一样。
头为阳、脚为阴,脚部有6条经络,它们贯穿全身,经络不通,湿邪不仅容易入侵,也很难排出去。用药材泡脚,借助打通的经络,气血循环顺畅了,湿邪便可以挡在外面了。”
①艾草:百草之王,有进补之功,改善腹痛,腹寒,脾胃血虚
②老姜:行气祛风、寒、暑、湿,和当归、红花同用调理血瘀
③益母草:利尿消肿,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瘀滞腹疼
④红花:活血化瘀,提高人体免疫力,养血
⑤丹参:安神,养血,静心
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⑦桑枝:疏通经络、行体液,通气血
其它的也都是活血化瘀、疏通气血、打通经络、调节新陈代谢的,它们在一起,没有什么攻伐之力,不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