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太阳病,或已发热,...
相关推荐
-
六经病欲解时
仲景"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的大纲 "六经病欲解时"张仲景 创作<伤寒论>的大纲 未被历代伤寒注家重视 "六经病欲解时&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伤寒论#【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
#伤寒论# [原文]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仍然是讲桂枝汤证的表现.本条所述的八个症状,其实在第1.2条中都提到了,这里只是再次强调.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见证,而 ...
-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原文35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原文35 [郑论] 按此条乃寒伤太(过)[阳]之里,里寒太甚,闭束气机,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黄汤开其腠里, ...
-
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指脉的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紧脉"如切绳状,是紧张的现象,与弦脉相似而转索有力.这里所说 ...
-
太阳病:温病发热(3)-龙博探宝
5月26日 [太阳病:温病发热] 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感谢龙老师教祖师真经授中医秘传!
-
德道经·帛书老子 道德经,原文(生僻字已用图片代替)H5电子
[道德经·德篇] 第一章 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福特锐界PLUS 豪横实验室 广告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 ...
-
病(此处指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指太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少阴)。
病(此处指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指太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少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原文7 [郑论] 按太阳风伤卫证,发热.恶风.自汗.(伤寒)[ ...
-
三、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热)[烦]目瞑剧者必衄(鼻腔出血曰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原文46
三.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热)[烦]目瞑剧者必衄(鼻腔出血曰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原文46 ...
-
#伤寒论#【原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
#伤寒论#[原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释义]太阳病的病因,主要是伤于风寒.以阴阳而言,风为阳,寒为阴:以致病能力来说,风邪力弱而寒邪力强.本条即是描述风伤太阳的表现.太 ...
-
二、〔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原文 266、267
二.[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原文 266.267 [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