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62):大唐名将苏定方,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相关推荐
-
二刘坚守孤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四)
起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屯驻在熊津城.高宗皇帝给他们下敕书,说"平壤的大军撤回后,你们仅有一座孤城难以独守,应当撤回到新罗境内.如果金法敏提出要你们留下来镇守,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他们不需要,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二:苏定方征服百济与契苾何力跨越鸭绿
公元659年年底,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率军讨伐反叛的思结部落叛乱,并在马头川城下思结部落俟斤都曼,迫使他出降. 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春正月,苏定方在乾阳殿献俘.法司请求杀了被俘的都曼,苏定方替他求情说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四:刘仁轨征服百济与留镇海东
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春正月,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再次出讨铁勒反叛的残余,把他们全平定了. 正月十一(乙丑,通鉴作乙酉为误),朝廷任命司列太常伯李义府为右相,仍负责选拔官员事务. 二月,朝廷将燕然都护府 ...
-
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原创2019-06-10 14:03·徐张话历史 唐高宗永徽初期,唐中央政权由长孙无忌把持.长孙无忌的民族思想以守成为主,对周边少数民族政策非常谨慎,面对西突厥首领左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三:郑仁泰兵困风雪与刘仁轨击溃百济
公元661年十月中旬,唐高宗李治派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鸿胪卿萧嗣业,右屯卫将军孙仁师分两道出讨入侵的铁勒人部落. 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春正月十五(乙巳),太府寺增设 ...
-
从“一衣带水”到“一衣带血”,大化改新后万余唐军对四万日军的屠灭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后汉书·列传·东夷列传>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
-
大唐往事(290):大唐名将裴行俭,一场完美的混合战争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82) 对叛乱的西突厥部落,裴行俭建议智取. 李治立刻就答应了. '上从之,命行俭册立波斯王,仍为安抚大食(阿拉伯帝国)使.' 照裴行俭自己的计谋,任命他为阿拉伯特使,对 ...
-
大唐名将苏定方:一人灭三个国家
大唐名将苏定方:一人灭三个国家
-
大唐往事(232):苏定方问程咬金‘那么怕事,还怎么立功呢?’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4) 永徽六年(655年)的'葱山(帕米尔)战役',基本上是三年前'弓月(新疆霍城)战役'的一个放大版本.总的看,唐军没打好,战役主要任务没完成. 先看战役过程,记载下 ...
-
大唐往事(235):苏定方不但军事仗漂亮,政治仗同样精彩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8) 曳咥(xì)河会战唐军大胜,唯一的遗憾是被西突厥可汗贺鲁给跑了.这贺鲁老奸巨猾,前几次出兵都没逮住,这次再被他跑掉,将来肯定又卷土重来.跟唐朝作对. 而且曳咥河( ...
-
大唐往事(266):苏定方功成名就,刘仁轨戴罪立功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58) 白江口海战,总体是场意料之外的遭遇战.唐军的目标是拿下周留城,据日本史记载,当时周留已被包围,情急之下,百济王扶余丰出城与日本援军会合,之后在白江口碰上刘仁轨率领 ...
-
大唐往事(271):苏定方在青海为什么立不了功?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63) 吐蕃自松赞干布上台后渐渐兴起,它跟唐朝的争夺,除了安西都护府所在的天山.昆仑山方向,更主要是吐谷浑所在的青海方向. 青藏高原本属一体,又资源有限,只可能产生一个霸 ...
-
大唐往事(292):情报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84) 招安,也是有前提的:要么给好处,要么把对方打痛打怕.定襄战役后,唐朝对东突厥既无政策上的变化,也没有大量歼敌的记录.这种招安,缺少点牢靠的基础. 果然,半年不到, ...
-
大唐往事(235):大唐的辉煌,竟起源于两个小小的山丘?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7) 显庆二年(657年),唐朝发起对西突厥的'伊丽战役'.这次作战,充分展现了老将苏定方的军事才华.战后,唐朝西部边境扩张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远处--中亚咸海一带.所谓 ...
-
大唐往事(236):看见唐军的木匠手艺,敌人只好开门投降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9) 伊丽战役过后,西突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战后,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大概分了两步: 第一步,战役一结束,就按照西突厥传统,以碎叶水(楚河)为界,于西边五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