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47):古玉神韵不可仿 静心揣摩赏馆藏
相关推荐
-
48件馆藏精美古玉,每一眼都是享受
48件馆藏精美古玉,每一眼都是享受
-
馆藏古玉
馆藏古玉
-
出土馆藏、大拍战汉出廓玉璧大赏!(二)
出土馆藏、大拍战汉出廓玉璧大赏!(二)
-
就是最正经的馆藏玉器 ,也是会被看假!
慢慢你会发现 有些人玩古玉 只认馆藏玉器 但是吧 真真正正把馆藏玉器的上手图 甩给他时 连馆藏玉器都不敢认了 玉人多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自慰.诸不知,此语亦多是醉者所言.孔子可谓圣 ...
-
高古玉的神韵之美(四)
图文 / 来源网络
-
出土馆藏、大拍战汉出廓玉璧大赏!(一)
出土馆藏.大拍战汉出廓玉璧大赏!(一)
-
古玉界:高古玉的神韵之美(七)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48件馆藏精美古玉,每一眼都是享受!
48件馆藏精美古玉,每一眼都是享受!
-
古玉界:高古玉的神韵之美(三)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学步(89):新仿迥异古砣刀 痕迹解读电工雕
仿古玉的死穴是:一支电动笔所留下的作工痕迹无法替代一台砣机具留下的作工痕迹.如今高仿已经走到电动打稿手工打磨(消除电动工具痕迹)的阶段,稍不留神就会认假为真,但毕竟仿就是仿,明察秋毫依然能够识破仿工的 ...
-
古玉玩味(101):保持鉴目光 考量赏馆藏
原创一夫之2020-05-03 15:08:34 古玉.尤其是高古玉,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风格,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与时代风格相去甚远,则要审慎对待--哪怕是馆藏(非考古发掘的馆藏). 观摩馆藏是最好的 ...
-
古玉学步(88):形而下方辨迹痕 形而上处望神韵
本来一玩而已的<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尝试以来,不经意间<古玉学步>已经陆陆续续凑集了87篇.<古玉识趣>辨到了25例.<古玉玩味>探赏到了15珍.自说 ...
-
古玉学步(128):边角不苟见精神 灵动飘逸显神韵
真正的高古玉,在工艺上边角不苟.在视觉效果上灵动飘逸,充分反映了巫玉(文化期).神玉(三代).王玉(秦汉至唐)时代对玉的顶礼膜拜,充分体现出古玉制作的工匠精神,神韵毕现. 面对真正的高古玉,人面只有膜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
古玉学步(207):古玉管钻何作工 现代石艺异曲同
原创一夫之2021-04-16 14:08:43 古玉管钻取料打孔工艺的现代模拟演示 管钻是古玉制作打孔.取料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参见<古玉学步(59):红山蹄形良渚琮取芯技巧辨古工>和&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