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18章》孔子因何称颂舜和禹“有天下而不与”?
相关推荐
-
论语: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8-18)
孔子所处时代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僭礼越位.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借传说中的舜.禹禅让,对礼制给予高度赞扬和认同,以此对现实问题进行有力抨击.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q ...
-
20《论语·尧曰》
第二十篇 尧曰(三章)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 ...
-
#每日学论语#8.18【2017-1-25】
#每日学论语#8.18[2017-1-25]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yù)焉!" [译文] 孔子说:"舜和禹真是崇高得很呀!貴为天子,富有四海,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一)
儒家篇 儒家道统传承,自尧.舜.禹诸先圣以来,递相授受,一脉相承."伏羲.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周文王.周公等一代代如日月般的圣贤相续出世,传承'十六字心法',教化民众,带领着民众 ...
-
禹舜是何关系,政敌还是盟友,司马迁用一个字或揭开秘密
帝舜与大禹,在古代被视为千古贤王,帝舜禅位大禹更是千古佳话.根据文献记载,帝舜继位之后,认为儿子商均不肖,大禹功德泽被天下,于是将大禹立为接班人,演绎了一段任贤不任亲的禅让佳话. <五帝本纪&g ...
-
【第203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8章》孔子因何称颂舜和禹“有天下而不与”?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8章>孔子因何称颂舜和禹"有天下而不与"?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音yù)焉." 这里的&q ...
-
【第199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8章》“有天下而不与”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8章>"有天下而不与"是何意?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这里的"巍巍" ...
-
【第304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 ...
-
【第328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父子相隐,直在其中?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父子相隐,直在其中?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音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 ...
-
《论语·泰伯篇第11章》孔子因何说“骄且吝”者不足观?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妙的才华,如果他骄傲而又吝啬,那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 ...
-
《论语·泰伯篇第13章》孔子因何要求弟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信好学"的" ...
-
《论语·泰伯篇第20章》孔子因何说“才难,不其然乎”?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 ...
-
【第205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20章》孔子因何说“才难,不其然乎”?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20章>孔子因何说"才难,不其然乎"?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 ...
-
【第204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9章》孔子因何不惜辞令称颂尧?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9章>孔子因何不惜辞令称颂尧?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