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耿‖梅县至江西的古驿道【客都推荐】
相关推荐
-
【广东印记】红四军八尺古驿道
红四军八尺古驿道,是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内连通江西的古驿道.它们分别从角坑村.排下村起步,通往寻乌的留车镇和南桥镇.在历史上,不仅是广东.江西两地交易盐米的商贸通道,还曾见证过一段激扬的红色岁月.我们踏 ...
-
张维春 |情人节
情人节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张维春(青海)主播|申冰新 点击以上音频聆听 这一天 圣瓦伦丁 也开始披着七夕绚丽的外衣 用玫瑰的芬芳堂而皇之地奔走 这一天 寂寥的窗口开满 ...
-
平远中行圩石拱桥,赣粤盐米古道上的交通枢纽,五百年后仍通汽车
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1522-1566年)的中行圩桥,又名秉虹桥,位于平远县中行镇(旧时叫"中坑")中行圩旁的赣粤盐米古道上,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偶尔还有小 ...
-
张维春| 大墩峡
大墩峡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张维春(青海)主播|宁静 点击以上音频聆听 是九曲黄河滋润了这一座锦绣的山峰 还是保安三庄的神韵丰盈了这一程山水 高原的阳光 这一刻是纯净的 ...
-
张维耿‖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客都推荐】
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 文/张维耿 最近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盛会在广东增城知识文化城举行.增城现住民的祖先有许多是从梅州一带辗转迁徙过来的.增城话语汇中虽有不少来自粤方言,但其整个语音体系还是保留客家方言的特 ...
-
张维耿‖梅桂小学往事回想【客都原创】
梅桂小学往事回想 文/张维耿 我老家在梅州市梅江区楼下堂,以往周边有四所小学,即梅桂小学.贞干小学.桂里小学.肩一小学,以梅桂小学为最佳. 我1938年从赣州随父母回迁楼下堂老家,就于1939年春入读 ...
-
张维耿‖梅县旧时的江湖话
梅县旧时的江湖话 文/张维耿 中山大学中文系有位老教授,梅县梅西人,叫楼栖.大家都叫他楼老师.他的一个侄孙以往在梅县与我同事,姓邹.我觉得叔公和侄孙不同姓,很有些奇怪.有一回我上楼栖老师家请教,顺便问 ...
-
张维耿‖梅县客家山歌剧的雏形
梅县客家山歌剧的雏形 张维耿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迁移至闽粤赣边,与这一地区居住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并与之相互融合,吸纳了少数民族的山歌形式,承传古代汉族民谣风雅颂的表现手法,用客方言来歌唱, ...
-
张维耿‖梅县广益女中的往事【客都原创】
梅县广益女中的往事 文/张维耿 梅县以往有两所由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广益中学:一所在大康路,叫广益中学,招收男女生:另一所在城东洼子(梅县话读"挖欸",又称石子),叫广益女子中学,只 ...
-
张维耿‖潮州靓女多,大埔靓仔多【推荐阅读】
潮州靓女多 大埔靓仔多 文/张维耿 多年前听人说,在我们广东,潮州靓女多,大埔靓仔多.我初先听了不以为意,后来有外国学生也这么说,才细心为之观察,果不其然.我回想以往认识的来自潮州的女生,确乎靓女颇多 ...
-
张维耿‖冯秀珍与她创建的客家文化博物馆【客都推荐】
今年11月10日,中山大学1979级的同学回校参加入学40周年的庆祝活动. 那天上午,我接到冯秀珍一个电话,说她下午将来家里看望我.原来我多年前在客家学研讨会上认识的冯秀珍是中大哲学系 ...
-
古玉如‖颂神州(数字地名古风诗)【客都推荐】
(古玉如) 颂神州(数字地名古风诗) 文/古玉如 一览神州乐满腔, 二郎山顶彩旗扬. 三河坝畔田园秀, 四望嶂前生态良. 五指峰峦茶溢韵, 六盘山上果飘香. 七星岩内谈奇迹, 八达岭巅颂辉煌. 九寨沟 ...
-
古玉如‖颂熊德龙先生【客都推荐】
颂熊德龙先生 文/古玉如 光明磊落表真诚, 斗转星移续锦程. 乐善好施存典范, 频频彰显客家情. [注]熊德龙1947年11月生于印尼,兼有荷兰.印尼血统,出生后被遗弃于孤儿院,后被旅居印尼的梅县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