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四:《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时候务必保持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
相关推荐
-
【诗经】十方:小雅鹤鸣注译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诗经]十方:小雅鹤鸣注译 小雅鹤鸣注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
古诗文阅读33(原创)读古诗中的成语
[阅读流程] 一. 他山之石: 成语"他山之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五拾四:《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而来!
<七月>是<诗>的第154首.这是一首忆苦思甜的教育诗.诗中所写之事,虽然是周人定居歧山之前在豳(bīn,古邑名,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艰苦奋斗"的&qu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六拾四:《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手足之情。
<常棣>是<诗>的第164首.这是一首兄弟亲情诗.周人在宴会兄弟时所歌唱的兄弟亲情,正是周王朝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兄弟亲密和睦,既是普通人的手足之情,更是周王朝统一稳定的政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
<吉日>是<诗>的第180首.这是一首歌颂天子的诗.一般认为这是周宣王时期,为歌颂周宣王田猎并宴会宾客而作.周宣王在西都镐京的田猎活动,是周朝每年在京畿之内举行的常典,有显示国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一:《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问心无愧,理解万岁!
<鸿雁>是<诗>的第181首.这是一首公务记叙诗,描写的是周王朝的政府机构(即周宣王及其臣属)在安定民众中呕心沥血的辛苦,这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表扬,这种手法延用至今.西周晚期,内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二:《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庭燎>是<诗>的第182首.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的对象是西周王朝的"中兴之主"周宣王,通过记述周宣王在天明视朝前与报时官(鸡人)对话,描写周天子夙夜在公的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三:《沔水》,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沔水>是<诗>的第183首.这是一首忧患诗.无论诗的写作年代是什么时候,也无论诗的写作对象是周平王还是周宣王,诗人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社会稳定的忧患意识,是如此地真切而深沉,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三拾四:《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越来越淡去的甥舅之情!
<渭阳>是<诗>的第134首.这是一首甥舅情谊诗.外甥秦康公(秦穆公之子)从雍城(陕西宝鸡凤翔县)送舅舅到渭阳(渭水之北),由送别舅舅想到已故的母亲,表达了甥舅之间的深厚情谊以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五:《祈父》,予王之爪牙。既得利益者可怜的优越心态表达!
<祈父>是<诗>的第185首.这是一首怨愤诗.诗意表达的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对祈父(掌管军事大权的司马)的怨愤与斥责,抒发其内心强烈的不满情绪,客观上也表明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八拾六:《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人世间最难得是“我愿意”!
<白驹>是<诗>的第186首.这是一首惜别诗.惜别之人,既是友人,更是贤者,友人悦己,贤人利国.诗中描写贤者在内而不能用,终致离我而去的现状,是周王朝统治者不能用人.无法留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