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昆明开始,每走一公里捡起一块石头,直到铁路尽头越南的那片海洋 | 程新皓 一席第803位讲者
相关推荐
-
【分享】难忘赶车之行——滇越米轨~宜良68道拐
2020年10月17日(周六)昆明走进自然昆明站7:45的火车到宜良永丰营.穿越滇越米轨~徒步"世界第一湾"68道拐-- 昆明站阿灵哥为早到的驴友们合影 由于火车晚点20分钟,两个 ...
-
【分享】昆明走进自然户外|徒步入滇河道,走马料河、广普大沟,休闲行
4月最后一个周末徒步活动,群里组织走马料河.广普大沟,这是群里巡走入滇池河道系列活动中的一站,对于我们认识昆明.了解昆明有重要的意义. 在昆明城里有数十条河流,最终都流入了滇池,人们简称它们为入滇河道 ...
-
赛典赤:昆明城的奠基者——读《塞典赤·赡思丁评传》
<赛典赤·赡思丁评传>封面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赛典赤·赡思丁评传>(下文简称<评传>),虽是讲赛典赤的故事,但不失为云南文化史的精彩入门.作者李清升是 ...
-
【分享】百年滇越,百年沧桑
4月18日 晴,我们74名驴友在领队凌翼天翔带领下从昆明火车站乘7:37的7452次列车到永丰营(南昆线), 硬座 ¥7.从这里出发,我们将徒步滇越铁路(昆河线)中夹皮沟(可保村)→水晶坡→宜良段.追 ...
-
梁苑慧 | 元代昆明城市景观的塑造
摘要:城市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人与周围环境活动的结果.它有自然形成的因素,也包含人力的创造.元代云南行省的政治中心由滇西的大理迁到滇中的中庆府(即昆明),在城市人口.水利设施.城市修造.社会文化等 ...
-
你竟然不知道“亚洲水管儿”是云南!这些“大江大河”足以证明!
前几天看到一个有趣的词 "亚洲水管儿" 深究后得知 说的便是"云南" "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 隐藏着大量河流的源头的话 那么云南就是一根不折不扣的 ...
-
“聪明”的沣河
沣河洪水 沣河洪水 沣河洪水 今年西安雨水多,最近大大小小的河水普遍暴涨.有人将沣河滚滚洪流视频放到网上,看得人新潮澎湃.场面确实壮观,气势磅礴,但适可而止即好,否则就心惊胆寒了.庆幸的是,截至目前, ...
-
当程新皓与杨潇相遇:今天,我们沿着铁路和河流出发
artnet新闻中文网开启"阅读"专栏,我们将聚光灯投往艺术展示空间之外的出版与写作者. 周婉京曾于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任访问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哲学博士专业,现任教于北京第二外 ...
-
小伙捡到一块石头,上面12个字很震慑人,专家借走后却至今不还
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地下文物古董多的数不清.不过地下文物及古墓古董的发现,多是无意中被发现的,比如一些村民或建筑施工者,取土挖土时常不经意就挖出一座千年古董.由于国家法律规定地下文物属于国有,所以当村 ...
-
以正常的步数每天走五公里,运动量有点少!应该在八公里以上,健身效果会很好!
以正常的步数每天走五公里,运动量有点少!应该在八公里以上,健身效果会很好! 个人的体会,每天走两次,共十公里左右,速度比正常步数快一点,每次控制在一小时左右!贵在坚持,我按照这个要求,已经坚持了四年多 ...
-
这个青翠的日子里,再跟我去北伦敦走十公里吧
❀ ❀ ❀ 本来,今天的任务是去找蓝铃花的. 走出了门,被太阳一晃眼,才意识到我忘记了对自己的一个承诺.不是说好在这个你最喜欢的.春芽绽放的日子里,要多去公园走走吗?毕竟再一眨眼,这些鲜嫩活泼的翠色就 ...
-
老人背扫把走8公里街头售卖,暖心店主全买下:想让他早点回家
2021年04月14日 09:16:11 来源:西安商报 近日,湖北长阳.一位大爷背着一大捆自己手工制作的扫把走了8公里的山路到镇上去售卖,开便利店的店主看大爷不容易,便把他的扫把全部买了下来.店主称 ...
-
60岁以后,每天走5公里,身体能得到什么好处?医生告诉你
2021/02/18 14:03 谈起运动,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跑,但跑对身体有一定的要求,60岁以上的人不太适合,如果老人想要跑,建议步行. 步行是适合大多数人群的锻炼方式 谈到走路,谁不会呢?无 ...
-
每天慢跑5公里和健走5公里的区别是什么?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健走,是人类最好的医药",中国中医也曾有过"走路是百炼之祖"的说法. 古今中外都认为走路对健康是比较有利的,但怎么走对我们的健康最有利呢 ...
-
15头亚洲象“逛吃逛吃”组团北上还进了城,有小象喝百斤酒糟醉倒田间!距离昆明也就100多公里了
最近云南有个象群受到关注:这个由15头亚洲象群组成的迁徙大军从云南普洱墨江玉溪元江红河州石屏玉溪市峨山县走了一个多月--至今还没有停止脚步一路"逛吃逛吃"向北行进 大象从哪儿来? ...
-
9岁男孩每天穿布玩偶走10公里,摘掉让人心疼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如果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合作:Xiaofu_Lu读书吃饭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 ...
-
她50岁亡夫后被子女抛弃,从此推车卖小吃30年,83岁还每天走10公里,只为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麦(Mai)奶奶的故事,激励着泰国武里南. 麦奶奶和她的手推车,为泰国武里南市居民服务超过30年. 泰国武里南超过30年未变的一道风景,就是"麦奶奶"推着她的手推车,缓缓行走在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