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经法·2国次》诗解天功知止五逆乱常
相关推荐
-
荀子日课166丨欲望要引导,而不是禁止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66讲.欢迎留言交流. 故先王圣人为之不然,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 ...
-
民不聊生则民不畏畏《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 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畏:惧怕,可怕的事情. 毋:不要. 狎:使狭小.轻慢,忽 ...
-
《黄帝四经·经法·9名理》诗解2循名察实理义公正
<黄帝四经·经法·9名理>诗解2循名察实理义公正 题文诗: 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名理实者,循名察实, 究理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灾,是非有分, 以法断之,断必以义,至义至正,合情合理. 虚 ...
-
《黄帝四经·经法·9名理》诗解1至神自明情假祸及
题文诗: 至道至情,神明之原,神明无形,非内非外, 处度之内,见於度外.处於度内,不言而信, 静不可移;见于度外,言不可易,动不可化. 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至神,至神真情, 情真义深,神清性明,神 ...
-
《黄帝四经·经法·6论》诗解3六柄王三名察情伪
题文诗: 六柄也者:一观二论,三动四专,五变六化. 观情则知,生死之国;论析则知,存亡兴坏, 之所在也;动适时能,破强兴弱;专端不失, 讳非之分;顺时应变,伐死养生;恩威施化, 明德除害.六柄备王.三 ...
-
《黄帝四经·经法·6论》诗解2七法正适信极必顺
<黄帝四经·经法·6论>诗解2七法正适信极必顺 题文诗: 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 适者天度;信者天期;极而反者,天之性也; 必者天命,天命真情,真情自然,不得不然; 顺正 ...
-
《黄帝四经·经法·5论》诗解1八正执一明三定二
题文诗: 人主也者,天地之稽,号令所出,为民之命. 主不尊天,则失其神;其不重地,则失其根; 四时之度,不顺民疾.人主不处,外内之位; 人主不应,动静化则,事窘於内,举窘於外. 八正皆失,与天地离.人 ...
-
《黄帝四经·经法·5四度》诗解3天地人稽名形实符
<黄帝四经·经法·5四度>诗解3天地人稽名形实符 题文诗: 规内曰圆,矩内曰方,悬下曰正,水上曰平, 寸尺以度,小大短长.权衡以称,轻重不爽, 斗石以量,少多有数,绳准之立,曲直有度, 八 ...
-
《黄帝四经·经法·5四度》诗解2生杀适情审知逆顺
题文诗: 声华实寡,不宜用也.顺者动也,正者事根. 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禁伐当罪, 必中天理,合情合理.悖约则窘,达刑则伤, 不合天刑.背逆合当,合于天当,为若有事, 虽无成功,亦无天殃.毋 ...
-
《黄帝四经·经法·4六分》诗解3王术玄德贱财贵道
题文诗: 不知王术,驱骋驰猎,则禽芒荒,饮食喜乐, 湎康逸乐,玩好嬛好,则惑其心;俱与用兵, 费多无功,战胜非令.福失于内,财去廪空, 与天相逆,国贫民荒.圣人弗留,天下弗与. 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 ...
-
《黄帝四经·经法·4六分》诗解2六顺非私德民义兵
题文诗: 观国六顺:主不失位,则国有本.臣失其处, 则下无根,国忧而存.主惠臣忠,其国则安. 主主臣臣,上下不拆,其国乃强.其主执度, 臣循理者,其国霸昌.得臣辐属,主王天下. 六顺六逆,存亡之分.主 ...
